返回第八十一章 勤快的工作搭档  重生渔村,从水产养殖开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科长走后,姜若鱼将他说的话在脑海里消化,基本和自己之前掌握的技巧差不多。

看来人工养殖的方式,在八十年代已经基本成型。

施肥的工作量大,姜若鱼吃完饭小憩了会,就去渔排房干活了。

这是个细致活,虽然王科长说只需要调配肥料和挂袋,而且都有统一的标准,听起来似乎不麻烦。

但按后世的经验,姜若鱼认为还是应该结合实际的生长情况进行挂袋,有些长得好的苗,不需要挂那么密,而有些又需要挂深,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对待。

不然不仅起不到施肥的作用,还会把苗给涝死。

这些功夫都很细致,自己一个人做,三十亩的养殖区域,没个三天是做不完的。

猴子走的第一天,想他,想他。

怎么一来重活,猴子就走了,此时的姜若鱼无比想念猴子,如果两个人一起做,那速度肯定会快很多。

算了,也没时间悲伤感秋,姜若鱼立即行动起来,毕竟不行动,就更做不完了。

他到了渔排房,开始动手调配肥料,然后装袋,把今天下午差不多需要使用的量弄好。

然后一起运到小摇橹上,再摇到最近的养殖绳旁停下,拉起绳子看苗的情况。

根据每个苗的生长情况,大概算出需要的肥料计量,再将合适的肥料挂袋拿出,扎上三四个小洞,下到水下二十厘米左右的位置,再挂在主绳上,一个肥料才算弄好了。

这样操作,需要把每条苗绳拉起来看,无形中增加了时间成本,也加大了工作量。

忙活了一下午,也不过将将弄完五亩,本来还想再继续做的,可惜天黑也看不清,只能作罢。

“看样子,挂个肥料袋都能弄到大后天去了。”姜若鱼苦笑。

一回家,张晓莲就嗅到姜若鱼身上奇怪的味道,“今天怎么这么晚,身上还一股怪味。”

姜若鱼无奈,“在施肥呢,可不就有一身的味嘛。明天一早还要出去。”

活干得久,人也累,姜若鱼拿起一个馍就啃起来。

“施肥是挺辛苦的。”张贵明做惯了这些渔家活,知道下肥的时候不轻松,“可惜明天我又要和你四叔去上船了,不能帮你。刚好建国在家,要不让他去帮你忙。”

“这适合吗?”张晓莲想着大哥家最近事多,麻烦大哥怕大嫂有意见。

但姜若鱼不这么想啊,有个人帮忙,也能快点完工,拖久了错过下肥的时间更是得不偿失。

一听大舅哥可以帮忙,忙点头同意,“合适,大哥出去也是打零工,不如去帮我,我给他算工钱嘛,一样的。”

张晓莲之前没想到这一层,既然开工钱,那大嫂肯定愿意。

姜若鱼吃完饭,就去了大舅哥家。

当听到姜若鱼开出两元钱一天的价格请自己帮忙时,张建国摆摆手,说道,“诶,自家亲戚帮个忙,那怎么好收钱呢。”

大嫂杨云梅在旁边拉了下张建国,笑着和姜若鱼说,“哎呀,多亏若鱼能想到我们,你哥这两天正好没事,能过去帮忙。”

姜若鱼也笑着回,“应该的,耽误你们几天帮忙,要是不给工钱,就是我不懂事了。那就这么说好了啊,明天我来喊大舅哥。”

大哥两公婆点头,表示同意。

帮手找好了,姜若鱼打道回府。

习惯了有猴子在身边的日子,忽然变成一个人,姜若鱼真有点不习惯。

还好明天有大舅哥了,大舅哥这人干活没话说,人有力气,做事也不拖拉。

除了话不多,微微有些严肃外,他确实是个很完美的工作搭档。

……

第二天,姜若鱼早早的就去大舅哥家喊他,不是他不想多睡会,主要是没办法,施肥任务很重,必须得赶早啊。

两人到了滩涂后,姜若鱼把施肥的重点,以及苗绳应该怎么看,简单的和大舅哥说了,然后就带着他上了小船。

理论说再多,都不如实践有用,一边做一边和他讲。

事实证明,大舅哥这个工作搭档非常不错,虽然是新手,但是讲解一遍,再把实物指给他看,他就能理解并上手。

和大舅哥一起工作,姜若鱼感觉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

大舅哥这人也不怎么喜欢瞎聊天,自己说两句他也不咋搭话,不像猴子,你说一句他接一句,像说相声一样。

不知道猴子怎么样了,今天上学了没有,姜若鱼想。

没手机真是不方便啊,不然还能视个频,还得再等二十年手机才能稍微流行点。

想普及视频,那更是很久之后的事了。

重生回来这么久,姜若鱼第一次觉得,还是前世比较好。

“若鱼,你看这个苗,和你之前说的那个差不多,这个也不用施肥吧。”大舅哥的一句话,把姜若鱼飘远的思绪拉回。

姜若鱼看了看他手指的地方,“嗯,不用,哥,你很有天赋啊,一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