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四章 寻找销路(求追读)  重生渔村,从水产养殖开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马主任,我那是知道您工作繁忙,所以一直没好意思打扰。”姜若鱼解释道。

上次听王科长说到马科长时,称呼改成了马主任。

姜若鱼也跟着改口,万一喊错了掉得大。

“呵呵,这就见外了。”电话那头的马主任笑道,“我看了王谢兵同志的报告,报告上显示,你的贝藻养殖很成功,贻贝和海带都养得不错,没辜负我们的厚望啊。”

“还是领导指导有方。”姜若鱼客气说。

“还是这么谦虚,听说你还救活了同村另一个养殖户的海带,很不错啊,有能力,有魄力。”

姜若鱼纳闷,这事怎么马主任也知道了,“没有,我只是随口说了几句,主要还是他自己养得好。”

“随口说几句就能让整片海带田起死回生?那更证明你能力卓群啊。”马主任打趣道。

“正好你打电话过来,那现在和你说下,时定在后天,我会去你们村看看你的海带和贻贝。”

“好,我等你。”姜若鱼巴不得他来。

之前听王科长的口气,马主任现在已经升任局里的领导职务。

姜若鱼想找他帮忙,电话里终究说不清楚,能当面说自然最好。

“你打电话给我想说什么来着。”马主任说完自己的事,又问姜若鱼。

“也没什么,就是想问问您,有没有销售的渠道。”姜若鱼不好意思地说,说到后面声音都变小了些。

马主任呵呵一笑,“渠道自然是有。这样,等后天我去你那里看下情况,再和你细说。”

“好。”姜若鱼挂断电话,心中甚喜。

比自己想象的顺利,就等着马主任来了。

今天李浩在村委办公室,看姜若鱼挂断电话的样子,打趣说,“每次你挂了电话,都是笑眯眯的,看来想办的事又办成了。”

“还行。”姜若鱼简单回了句,就准备往回走了。

这时姜若鱼的二爷爷张有祥和支书王现明,一起从外面走进来。

两人都提着公文包,看样子是一起公干回来。

一进门看见姜若鱼,两人忙拉着他说,“若鱼啊,你在这太好了。”

姜若鱼一头雾水。

张有祥喘了口气,坐下来说,“刚刚我和支书去镇上开会,接到通知,后天上午啊,市农业局联合县农业局的领导,要到我们镇进行水产养殖情况的调研,第一站就是我们村,还特意嘱咐说你是典型,要重点看你的贝藻养殖情况。”

这样吗?姜若鱼想,难怪刚刚马主任说后天要过来。

原来不止他要来,市里的领导也要来啊,这么大阵仗。

“你可要好好准备啊。”王现明拉着他的手,脸上的笑容都要堆起来了,“这可代表的是我们村的荣誉、。”

姜若鱼还没来得及回答,王现明又转头对李浩说,“浩子,你把咱们村的基本情况,写一份介绍给若鱼。”

“若鱼,你吃点亏,把这些都背一下,怕到时候领导们会问。”

“还有之前来的马科长,他现在已经是农业局的二把手了,他不是很赏识你嘛,你也看情况和他多介绍介绍我们村,说不定能拉来一些赞助资金。”

原来还有这个门道在里面,难怪支书的笑容都要堆起来,还对我这么客气。

姜若鱼点头同意,“支书放心,都是举手之劳,能帮村里我肯定尽力帮。”

支书和主任又和姜若鱼交代了一些注意的事项,也问了问他养殖的情况。

最后和姜若鱼约好,明天下午一起去他的那片滩涂碰个头。

整整忙了一天,做好了各种准备,终于到了马主任一行来的日子。

这天早上,沙海村的书记、主任,其他干部,还有姜若鱼和王二海,都在码头上等候。

今天的码头,已经特意打扫过,没有以往臭鱼烂虾的腥臭味,也没有了往日聚集在一起的鱼贩。

那些从外地过来收鱼的贩子,今天一个也见不到,不用说,肯定是支书的杰作。

等了许久,海平面上终于有一艘客船缓缓驶来。

船靠岸后,有一行人下来,皆穿着正式,马主任和王科长就在其中。

镇里负责农业的段主任,和干部镇科长走在前面,将一群人从船上引导下来,然后在旁边开始介绍。

“这位是郭主任,是市农业局水产科的主任。”段主任指着为首的一人向众人介绍。

沙海村的一众人员热情的打招呼,段主任又继续指着剩下的人说,“这是余科长,也是市农业局的干部。”

“这位是县农业局的马主任和王科长,你们应该认识。”

马主任冲姜若鱼笑着点头,然后才转过头和支书点头示意。

这点微小的行为落在了郭主任的眼里。来之前他已经听说,姜若鱼很受马国华的赏识,现在看来,果然不是虚言。

段主任又把沙海村一行人介绍给市里的领导。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