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了书稿之后眼看天色将晚,邓志谟便起身告别,王文龙一直送出门来。
邓志谟家也住在麻沙村,离王金贵家并不远,当然环境要好许多。
邓志谟收入很高,所租住的房屋除了几间正房之外还有个风景不错的小院子。
回到家中,邓志谟的妻子连忙让仆人给邓志谟打水洗脚,又让丫鬟到厨下去给邓志谟做醒酒汤,邓志谟作为大老爷只要坐在太师椅上等待即可。
邓志谟和王文龙吃饭时一直在聊天没有喝多少酒,饭后又用了一盏浓茶,回家坐了一会儿后他就感觉自己酒醒了。
于是拿起王文龙给他的一沓书稿开始翻看。
儒林外史的第一章讲的是明初王冕读书的故事,邓志谟一看就觉得王文龙的文笔有点《金瓶梅》的意思。
此时《金瓶梅》已经写出来,在文人之间流传,得到许多赞誉。
不过这书太过伤风败俗,暂时还没有书坊敢印,只在坊间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作者也不落真名,没有人确切知道兰陵笑笑生到底是谁。
有说法说南京的几个书坊已然弄到了真本,准备付梓印刷,一旦试水成功没有被禁其他书坊必然仿效。
《金瓶梅》是人情小说鼻祖,后世人情讽刺小说的技法许多都是出自此书。
邓志谟自己也看过《金瓶梅》的手抄本,虽然所抄的内容没有几章,但是对于金瓶梅的文学手法还是颇为赞赏的。
此时看到《儒林外史》中的许多描写都用着与《金瓶梅》相似的技法,邓志谟点点头,觉得这本小说的文笔还不错。
但也就是如此了。
《儒林外史》的第一张只是一個引子,写到元末名士王冕去世以及留下以八股文取士必然导致文风败坏的判断就结束,故事还没有展开。
邓志谟看了之后除了对于王冕闲云野鹤的性格以及清高的人品颇为佩服之外也没感到和其他小说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他觉得这本小说有点潜力,但还是先压一压,等到王文龙后续的稿子出来看情况再考虑给余象斗推荐。
第二天早起王文龙直接铺开稿纸继续抄写《儒林外史》的后续内容,写了一天又得四章,把书稿晾干之后,转过天便早早的带上书稿去邓志谟家里拜访。
按着王金贵指点的地方一路问到邓志谟家时,正好碰到邓志谟从家里出来。
邓志谟见到王文龙一只手上拿着一摞厚厚的书稿,另一只手上拎着一个点心匣子,惊讶道:“这么快就有新稿子了?”
王文龙道:“我回去就写,又得了四章。”
邓志谟颇为佩服,这年头人写文可没有这么快的速度。
他对王文龙说:“可惜我今天约了去双峰堂看刻,书稿只能到书坊里看了。”
看着王文龙拎来的礼物,又道:“既然是朋友,就不需要如此生分,这些点心贤弟提回去给孩子吃吧。”
王文龙自然是开口感谢。
邓志谟拿上王文龙的书稿便直奔双峰堂,他到书房里头看了几章刻板,确认无误之后让余象斗和工匠去印样。
邓志谟忙活了一上午总算得以休息,坐在椅子上就拿出王文龙的书稿来看。
第二章开始《儒林外史》的故事完全展开,从童生周进的气闷遭遇写到范进中举。
这些段落尽显辛辣讽刺的风格,把科举制的阴暗、底层文人的痛苦无奈、堕入追求利禄的儒生的卑鄙无耻写的入木三分。
儒林外史的故事放到后世都足够有讽刺性,更别说在这个人情小说刚刚出现讽刺小说还没有形成的年代,极富戏剧性的故事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描写对于这时的读者来说是见所未见的,只会让他们觉得万分新奇。
邓志谟读到周进坐馆这一段的时候就已经心动,只觉得王文龙把底层文人的悲惨处境描画的万分真实。
他也是多年科举不第这才心灰意冷转而写书谋生的,看到周进的处境只觉得自己都代入了书中人物。
接着又看到范进中举这一段,看到范进得知自己成了举人之后喊的一句“咿,我中了!”就直接疯掉,邓志谟忍不住击节赞叹。
“讽刺,太讽刺了!”
他仿佛在这本书中看见了自己所见过的无数底层文人的影子。
这种直接讽刺世情的小说他从来没看过,虽然手法和金瓶梅有点类似,但是其讽刺远比金瓶梅更加入骨,也更有可读性。
邓志谟觉得万分新奇,又觉得这种小说的手法非常值得学习,将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读了之后口中还有余味。
直到把四章全部翻完邓志谟还不忍释卷,只想知道后面的故事将如何发展。
他直接起身便拿着这一沓书稿进了后院。
双峰堂主余象斗正在后院之中看刚刚印出来的书页质量,就见邓志谟匆匆忙忙进来说:“余先生,你看看这部书!”
余象斗问道:“先生又写了什么书?”
“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