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旱蝗灾天灾连,两朝相争暗流涌  高武三国:自易命序列开始长生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凉州,北地郡。

项稷正在会客,有意外之喜。

贾诩亲自出马,为他请来了一位凉州名士,名为阎忠。

两人有旧,算是伯乐之情;阎忠善于察人,昔日贾诩少时并不出名,只有阎忠器重他,称他有张良、陈平的英奇才略,这才让贾诩一下子名声大噪。

如今贾诩有腾飞之势,自然第一个就想到回报自己的伯乐,亲自驾马驱车将阎忠接来。

“久闻府君之名,今入北地一见,果然是百姓安居乐业,边境乐土。”阎忠信任贾诩的眼光,在北地郡查看了一段时日后也颇感意外,愿意在农耕水利与道路上下功夫的人很少了,边疆战乱连连,大部分都注重军事而忽略其他。

项稷对于这位名士也招待周到,交谈一阵后便请李儒贾诩作陪,要招揽入郡守府中,自己则前去安排青龙星将与银轮法王的位置,暂且屈居幕僚之位。

严格而言,两人已经算是太守之外的大高手,镇压一郡之地都是绰绰有余。

而今一下多出两尊,还带来了六千人口,不得不说震动了很多人,就连贾诩与李儒也没料到,张济等人更是直接传讯给家族,要重新评估这位北地太守的潜力与势力了。

武威郡、安定郡,天水郡几个临近的大郡豪强皆收到了消息,对这突兀冒出来的两位名宿与六千人口极为震动,更不用说里面还有不少都是武功在身的‘预备兵’,实在是至关重要。

那可是六千人口啊,就是六千头猪也是不得了的事情,更何况还是能种田耕地,从军劳作的人呢?

无论放到哪個郡里,这都是一笔珍贵的资源,甚至光武中兴后,一个郡的正规兵力都不能超过五千人!

“听说过天降奇兵,天降人口的事情还是头回见,大梵天宗就那么巧被他继承了?!”

北地郡本地的梁氏、谢氏与傅氏都懵了,这得是多么大的泼天富贵啊!

诱人,实在太诱人,看得到吃不到,让他们宛如欲火焚身却被五花大绑一样难受。

尤其是经此填补,北地军的规模充满五千人不难,整个郡的实力可以说比之曾经的凉州第二·张掖郡也不差多少了,假以时日,未尝不可超越武威郡成为凉州的中心。

“不行,我们得去求见山河府君一趟,如今的形势再不体现自身作用,恐怕日后的北地郡就没有我们三家什么事了。”

最终,三家家主会面商议,匆匆拜访郡守府,想要与项稷见一面。

但如今,形势早已不同了,项稷未见,交由贾诩与李儒处理。

直到三家表露诚意后,他才不紧不慢的走出,一副‘自外归来’的模样,不过这次也有个惊喜。

他见到了一个人才,如今傅家的家主傅燮,字南容,灵州县人,为西汉义阳侯傅介子之后。

此人身长八尺,面有威容,师从太尉,举孝廉出身,此前因举他为孝廉的郡将逝世,于是弃官去服丧,眼下正是他服丧后在家静养的日子。

正好是三家主动送上门来,项稷便有意表露出善意,对傅氏也青睐有加,建立了合作,将傅燮征为灵州县县令,管理自家一亩三分地。

而随着消息的传递,武威的石氏、廖氏、常氏、安氏、张氏皆有所动作,派出门人来北地郡查看。

安定的皇甫家在皇甫嵩示意下则备了一份礼物前来拜访;伍氏、席氏、邓氏三家也有些坐不住,要开始跟着押宝了。

而今的凉州,无非就是三个人的天下,武威郡太守张猛,为名将张焕之子;张掖郡太守皇甫嵩;以及大出风头的北地太守项稷。

原本,还有一位不可忽略的刺史,但自从魔镜子之乱他不曾出力后,便名声一落千丈,基本被人们无视了。

“张绣与张济皆认为,北地太守值得我们张氏投资,但我们身处武威郡,若轻举妄动,恐怕张府君也不会高兴,所以我认为,应徐徐图之,先表露善意,互通有无,多多交流再说。”

张氏内也在商议,不过他们也是有苦说不出,毕竟是武威郡本土的大族,一举一动都是备受郡守府关注,表面上的尊重还是要维持。

不过已经有了张济张绣在北地郡做事,也算是一种支持了。

武威太守府,一众大族的谋士到来,在书房内为张猛痛陈利害,认为他要提防北地郡,那位太守野心勃勃,不会甘于安平的,对于他的大力发展,应该能打压就打压,保住武威郡是凉州中心的地位才行。

对于此事,张猛却是轻笑“该头疼的是凉州刺史而不是我,你们啊你们,就是总把别人都当成敌人,才一刻都没有安歇的时候。

我与北地太守无冤无仇,又何必要平白惹不谐?反过来助他一臂之力,共同立个口碑不是更好?”

“府君明鉴。”几个谋士见状有些无奈,也只能点点头。

这的确对武威郡有好处,但对他们背后的家族没有好处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