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费迪南是奥匈帝国王储,那乔治巴不得斐迪南吃喝嫖赌无恶不作。
罗马尼亚是俄罗斯拉拢的对象,乔治不希望未来己方阵营里,也有一个意大利这样的货色。
第二天早上,乔治在斐迪南依依不舍的告别声中,和米柳京登上火车前往保加利亚。
和罗马尼亚相比,保加利亚的情况更复杂。
通过《圣斯特凡诺条约》,保加利亚获得了独立地位,其版图北起多瑙河,南至爱琴海;东起黑海、西至奥赫里德湖,并包括几乎全部的马其顿。
这是保加利亚历史上的最大疆域。
柏林会议中,大保加利亚一分为三,其南部的东鲁米利亚和马其顿依旧是奥斯曼帝国的自治省,只有北部的保加利亚公国成为自治国家,名义上依然接受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保加利亚公国自治的前两年,由俄罗斯帝国驻军管理。
1879年,在帝国专员德昂杜科夫·科尔萨科夫的推动下,保加利亚通过《特维尔诺沃宪法》,建立俄罗斯式君主立宪制,根据柏林会议创建的保加利亚第一次国民议会,推举德国巴滕贝格亲王亚历山大成为保加利亚大公。
亚历山大青年时代在普鲁士军队服役,1877年第十次俄土战争爆发后,亚历山大才开始在俄军服役。
亚历山大的背景很复杂,他是德国人,但同时还是亚二皇后玛丽亚的侄子,跟英国王室同样有亲戚。
柏林会议中,保加利亚大公的人选引发各方争议,各国都希望能寻找一个和本国关系密切的人担任保加利亚大公。
亚历山大之所以被选中,不是因为他的能力有多出色,而是因为他和英德俄奥都有点关系,在政治上并不明显倾向于任何一方。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亚历山大在各国之间摇摆不定。
1881年5月,亚历山大发动政变推翻自由主义政府,废除《特维尔诺沃宪法》,解散国民议会。
为了平衡国内势力,亚历山大开始谋求英国的支持,并欢迎德奥势力进入本国。
就在昨天晚上,米柳京收到圣彼得堡发来的电报,亚历山大正在与自由主义者接触,准备成立联合政府,一旦成为事实,将对俄罗斯非常不利。
“做好面对困难的准备了吗?这将是一个艰难的旅程。”米柳京做好了面对困难的准备,这对乔治来说同样是考验。
“没关系,如果有人成为帝国前进的绊脚石,那就砸碎它!”乔治冷漠,背叛者必须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