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考中,余波  红楼:我是贾琏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琏说的,眼睛确实对着王夫人和李纨去的。这老太太的后院斗争的经验极为丰富,有点机会就要打压媳妇王夫人的嚣张气焰。

这时候一阵中气十足啼哭声传来,周氏进来,身边李嬷嬷抱着宝玉进来。

“哎哟喂,老祖宗,宝玉这小祖宗醒了,见不到您就哭就闹。谁都哄不住,我这不赶紧给他带来了。”周氏一阵解释,你还真别说,贾宝玉被放到贾母身边时,立刻停住了啼哭,大眼睛盯着老太太喊一嗓子:“老祖宗吉祥!”贾母喜欢的赶紧抱起来,口中心肝宝贝的叫。

一家伙贾母的注意力都在宝玉这里了,贾赦见状气的起身拂袖而去,招呼都没打一个。

贾琏倒是笑眯眯的看着祖孙天伦的一幕,心说贾宝玉还真是个富贵命,奈何贾家不争气,最终还是落了个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家道败落了,宝玉出家了,这种人说的难听一点,放在当下的价值观来看,享受了家族带来的好处却不能为家族出力,真就是个古今第一不孝之人。

贾母一直在暗中观察贾琏,发现他脸上没有丝毫的不快,兴趣盎然的样子。心下暗道,琏哥儿是个性子宽厚的,对待下人也温和。孝悌上头从来没有做差的时候,不像他那个老子,对稍稍有点不如意就闹腾,东跨院围上成了一时笑话,想起就堵心。

殊不知,贾琏此刻的心情是在看戏,一直拿自己当看客。要不是这贾府这皮脱不下来,目前还很好用,贾琏早就找机会自立了。这年月要是被家族撵出来,那是很丢人的事情。不能进祖坟这话,在古人心目中的价值非同寻常。

“媳妇儿,孙媳妇。”贾母看着两代媳妇说话,王夫人和李纨赶紧起身,微微低头听训。

“从今天起,琏哥儿的月例与珠哥儿看齐。琏哥儿不要赏,那是他孝心,我们做长辈的,不能当着没这个事情。再有,琏哥儿身边的人少了,照顾不走,此事老身做主给配齐了。”

贾母拿出一家后院之主的气势,王夫人、李纨、周氏都安静了,刚进来的赵姨娘也在门口站住了,垂手肃立听训。这个时代的纲常就这样,小说里贾母吃饭,王夫人、王熙凤、李纨两代三个媳妇在伺候着。

多年媳妇熬成婆,这个时代的女性嫁人后,都这么过来的。

“长者赐,不敢辞,孙儿谢过祖母,琏谢过二婶,大嫂。”贾琏不能心安理得的接受,他得嘴上有所表示,啥都不客气一下,指定给人挑理。

一个现代人生活在古代,单单一个礼,就能把你个玩疯掉。

现代人中有的连网络暴力都承受不了,古代人都是当面语言暴力。

贾母继续展示慈祥的一面,拉着贾琏的手,仔细一番端详,让春香拿了块玉佩过来塞给贾琏道:“都说君子如玉,这块玉是当年太上皇赏给你爷爷的,拿着吧。”

贾母的心思很有趣,尽管现在是王夫人掌家,但怎么说呢,哪天贾母不在了,这荣国府的当家人,从法理上来说都是贾赦和贾琏。到时候如何对待二房呢?如果像贾赦那种刻薄的性子,怕是个二房搞不好关系,贾琏的存在对于缓和关系很重要。

做母亲的,太不容易了,即便是慈禧,也会叹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

贾琏还是接受了,再三谢过之后,贾母又道:“我身边的丫鬟,你有看上的么?”

贾琏听了赶紧抱手道:“祖母,真不用,我那边有贴身丫鬟一个,小丫鬟两个,足够用了。”一句话说的贾母身边的丫鬟们眼神黯淡,贾琏生的极为俊俏,放任何一个时代,靠脸吃点软饭非常的轻松。丫鬟们都是十三到十六岁之间,哪有不爱俏的?

贾母下意识的看看王夫人,心里想到的是另外一个事情,这荣禧堂里有流言,说贾琏不喜欢年轻的小丫鬟,倒是对那些妇人很有兴趣。这个是前任贾琏的锅,现任贾琏表示,我现在还小,不考虑这个问题,等成年了,我都要。

仔细一琢磨,贾琏平时来此时,眼神挺正的,所谓跟贾赦的小妾们调笑的事情,也都是捕风捉影没实际证据。

“此事听老身的,身边丫鬟少了,传出去没地让人小瞧了荣国公的嫡孙。”贾母态度很坚决,贾琏只好答应下来。心里暗暗在想,早干啥了?现在上心了。

告辞离开,贾琏回到东跨院自家院子里,桂香带着两个粗使小丫鬟上来道喜,脸上的喜色怎么都遮掩不住,如同自己考中一般开心道:“恭喜二爷,我问过了,外间都说青云书院定定难进,一百个人里头,就能出一个进士,七八个举人。”

贾琏也打听过的,青云书院分甲乙丙三个等级,甲级至少是个秀才,人数最少,只有三十几个,三年不中举人,自己滚蛋。乙级则有百人,三年不中秀才,也请离开。丙级人数最多,有二百人,每学期淘汰五十人,余下也是三年不过府试,自己走人。

这个书院特点非常明显了,尖子生,高淘汰,因为考中率高,反过来帮助了招生。

没有真才实学的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