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 太白剑经  忘江湖之蛟蟒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太白剑经

第二日,二人起了个大早,吃了些东西,就开始前往山洞修炼,昨天夜里,八角脑海中回想着诗仙李太白的种种,对这个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的剑仙实在是敬佩,正在准备踏入修行的八角便决心要好好研究这剑经,希望自己能悟得其中真意。

到了洞中金刚依旧按方法修行,金刚本身经过多年的历练,已经隐隐有了御气中品的实力,这几日按照《金刚无畏经》的修行,再加上八角的理论指导,感觉有了要突破到御气上品的感觉,于是更是努力修行。

八角开始研读《太白剑经》内容,这剑经中记录了李太白对这剑道修行的感悟。

这世间的修行者都是靠修炼体内之气开始,体内之气越是浓厚,攻击杀伐越是厉害。

但每个人对如何运用“气”看法不同,很多人是大开大合,那样很多时候做无谓攻击的时候,就浪费了体内的“气”,很多修行者最后是力竭而亡,修行者体内的“气”并非无穷无尽。

所以李太白在修行中的一个感悟就是需要对体内之气以及攻击要做到“精确的计算”,如何攻击才能合理运用“体内之气”,如何攻击对方才能“以小搏大”,“以弱败强”。

每一个修行者都有自己薄弱的地方,每一把武器也必定有最薄弱的地方,倘若能集中攻击他人最弱的地方,那自然就能省力很多,剑招尽量求简,越简单越快,越快越能杀人!

这些八角深有体会,就像一个稚童若要击败一个成年大汉,很难,唯有以自己的灵活、快,不断消耗成年大汉,然后趁机攻击大汉最薄弱的眼、喉、当然还有下半身,这样才有可能击败,若二者实力相当,那运用这样“精确计算”“精确击打”的方法,就能击败几倍于自己的修行者,倘若自己实力更高,那自然更能砍瓜切菜般消灭敌。

怪不得李太白当初面对南蜀如此多的高手追杀也能做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要是一般人,估计早就气竭而死。

而若要做到这“精确”二字,没有捷径,唯有苦练,一次次的练习精准的出剑,运用剑气,使用剑招,唯有千百万次的磨练,才能感悟到“精确”二字的真意。

李太白当初在庐山结庐隐居之时,便每天在瀑布之下练剑,直到挥剑能断瀑布之流水,才感悟出浩然剑意,取名“三千尺”,后又悟出“望月”、“万夫莫开”等独门剑招。

八角已然能想象到那个文人才子面对飞流而下的瀑布,一次次挥剑,一次次被瀑布打飞的场景,但由于他的坚持,心中的剑意,剑越来快,出手越来越稳,最终一剑断流,还写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传世佳作。

这跟陈安之当初在听潮城观海潮修行一样,任何一个强者都要经历磨练,八角也做好了吃苦的准备,踏上修行之路,便只能勇往直前,站在最高处,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

至于防御方面,剑经中也有详细的记载,八角感慨道这李太白真是是文武全才,文能诗文震天下,这对于修行的感悟也这么独到,这么厉害。

剑经中写道,每个人出手攻击之前,必定已经引起了空气的震动,剑未至,而气先行。

所以如若能感悟到空气中“气”的变化,便能预先料到敌人的攻击方式,同样就可以做出有效的防守。

就想一个人用拳打一只很轻的羽毛,你力越大,越难打到,因为你出拳的时候,拳风便先把羽毛给吹跑了,倘若一个人面对攻击之时能变成羽毛一般能感受到气的变动,那自然能立于不败之地!

剑经不光记录了剑法招式,更难得是李太白的一些修行感悟,这对于八角来说是十分难得的,就像修行路上的灯塔。

最后还提到,李太白在这山洞中还放有一把陨铁重剑埋在石壁下的石坑中,正是他当初开始练剑时候所用,从持剑,再到简单的刺、劈、点、挑等,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来。

李太白最后说道:“修行一途,虽分五境,但要想走得更远,就要把基础练得扎实,每一个境界不要老是想着突破到更高境界,就像越高的楼基础越牢固,否则基础不扎实就很难有太高的成就。人之气海在丹田,但有的人只是气,修为高深之人却是积气成云,积云成雨,积雨成海!那才是真正的气海!”

八角仔细看完了《太白剑经》,感触颇深,这其中实在包含了太多的知识需要八角慢慢去感悟,好在八角历来记忆力极好,过目不忘,所有内容都印在了脑海中。

李太白虽然对南蜀失望透顶,但也许也不想自己一身修行就此断了传承,才会留下这两本书吧,自己必定不能辜负太白剑仙的期望!

我陈八角前十年只是为了多活一天,如今我亦能修行,就必须要让“天下谁人不识君!”

八角招呼金刚一起去书中记载的石壁下找到了那把陨铁重剑,这把全身用天外陨铁锻造的剑剑身黑漆漆的,入手冰凉,八角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