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 重组快班  大明江湖我可死亡回档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长戈听武辰这么询问,仍做出了回答。

“我们绝刀门是开国之后才建立的,前朝时期,祖师爷不过是一介江湖散人,武功为家传。”

武辰大感遗憾,叹了口气,看来没法通过学习绝刀门的刀法来减少公门刀法圆满境的上限。

“明日到衙门里,我要召集快班所有人,开始为期三个月的训练,到时你要参加一下,帮我训一训那帮兔崽子。”

李长戈不以为然道:“那些人已经定形,你现在训他们没有任何意义,狗改不了吃屎。”

武辰道:“我是捕头,就算要开除一些人也得有理由。

我已告知了他们,三个月后会考核侦缉、格斗和文书三项,一项合格都可留任,不能食言而肥。

这是個开始,今后我不仅要一扫快班风气,还要在洋县百姓中建立威信。”

李长戈皱眉,质疑道:“官府在百姓中建立威信?呵呵,百姓看见穿号服的就怕,这还不够有威信?”

武辰摇了摇头,认真道:“这只有威,没有信。我曾于府衙的刘捕头口中听说一句话,民不举、官不究,似乎这才是官场正道。

其实民间不可能没有纠纷,有了纠纷却不找官府解决,那么这种矛盾要么与日积累,要么就要找在民间有威信的第三方解决。”

李长戈沉声说了两个字,“豪强!”

“不错!只能是找豪强,甚至依附豪强。

若是良性的豪强,倒也罢了,反正我又不是皇帝,不担心朝廷大权落于民间豪强的结果。

可若是如洋县三大家这样的,百姓必会受其危害。”

李长戈讥讽道:“你也可以不管啊。”

武辰叹气道:“当初郭五也不想管,但无论怎样,他都是要管的,管不了就只能制造冤假错案,明白吗?”

李长戈道:“你说过你不想学郭五。”

“也学不了,所以我需要立威立信,赢取民心,借民力对抗……”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下去,只改口道:“明日不要迟到!”

武辰将他心底的想法藏得很深,要对付三大家,就不能轻易表现出敌意,不仅不能表现出敌意,还要与之虚与委蛇。

三个月时间,武辰借县太爷之令,将城外民团中的两百人抽调进城,主理治安事宜,威慑宵小。

又以自身刚刚建立的威望,强行从白役当中裁撤了一部分作威作福之辈,遴选孔武有力家世清白之人,每月发放定额薪水。

虽然不高,只有三百文一个月,也依旧有许多人参加。

这笔钱当然不能走衙门公账,衙门是不负责养白役的,过去所有白役由捕快自掏腰包来养。

而且管理方式极其粗放,有事的时候给钱干活,没事的时候,就只能一旁帮闲。

白役为了生活,往往不得不借衙门捕快的虎皮,欺行霸市、吃拿卡要。

如果事情做得不过分,衙门里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做得过了,就是临时工的处理办法。

现在白役们的收入,由快班的灰色收入来养。

因武辰在青楼一战建立起的威望,商户及帮派不敢怠慢,快班收到的孝敬比以前要涨了三成。

而武辰虽然贪婪,但分得清公私,不会如郭五一般,将分红之后剩下的钱全部纳入自己腰包,更不会搞吃空饷那套。

武辰会在每个月的孝敬内,将所有参与方的分红搞定后,自己拿一定比例的钱,比如每月二十两银子的定额。

然后将剩下的设立了一个公账,专门拿来购买物资和发放白役们的薪水,以及调查案件的特别费用。

其实以三百文价格请一个白役,招募两百个白役,一个月也才六十两不到的银子。

对于各个人员的分红而言,只能算是零头。

不管什么年代,干临时工的都是这鸟样子。

城内正常治安巡逻的问题解决后,快班内部整顿也在同步进行。

三个月时间特训,捕快们有积极应对的,也有想方设法走各种后门的。

但武辰将后门给人关得死死的,表明态度要将改革进行到底。

三个月特训下来,加上新加入的洛氏兄弟,总共十二名捕快,能通过考核的只有七人,淘汰将近一半,引起整个衙门的轰动。

过关的人除了李长戈和洛氏兄弟外,还有武辰特别指点过的刘虎,以及同样的苟道中人陆鹏,还有两名白役升上来的捕快。

这七人多数都是通过格斗方面的考核,只有陆鹏是通过文书方面的考核。

陆鹏很聪明,他很清楚自己无论是侦缉还是格斗都没法占到优势,因此花钱贿赂衙门里的其他书吏,恶补了官府各类公文报告的书写方法。

再加上他也有点文化,不像大部分捕快简直就是文盲,所以文书方面很轻易就考核通过。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