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 拜师  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焦琏在桂林城外大败清军,陈邦博也在浔州厚禄山取得胜利,克复贵县、永淳等城池。

广西战局暂时得到缓解,众将都如释重负,喘了口气。

永历帝从瞿式耜所请,封焦琏为新兴伯,加太子少师、左都督、提督广西军。封瞿式耜为临桂伯,辞不受。岑丹初也有恩赏,授为游击。

陈邦博是绍兴山阴人,有口才,善迎合,媚事枢臣,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不惜执父子礼。

隆武元年,靖江王朱亨嘉在桂林反,称监国。焦琏与陈邦博合力,破桂林,擒朱亨嘉。

此役,焦琏功最大。但陈邦博攀上了两广总督做靠山,奏捷时录为首功,升都督同知,挂“平蛮将军”印,封富川伯。焦琏不善逢迎,朝中无人,仅升为黄沙参将,挂副总兵衔。

永历即位时,陈邦博又积极拥戴,以拥立有功,晋封思恩侯。

焦琏与永历帝有旧,被拔为援剿征虏将军、都督同知,官比陈邦博小多了。

其中,最令人遗憾的是“平蛮将军”一职。有明一代,西南多土司,朝廷设平蛮将军一职,驻桂林。平蛮将军有权调令土司兵,土司也对平蛮将军印非常敬畏。

陈邦博鄙陋不堪,广西土司都看不起他,也不认他的平蛮将军印。自此之后,广西土司不再受平蛮将军节制。

朝廷赏罚不公,名器贬值,世人大多不平。焦琏却没有怨言,这次晋封新兴伯,对朝廷非常感激。

陈邦博却不乐意了,认为自己在浔州取得大胜,理应晋封国公。

永历帝正驻陛全州,迟迟没有动静。陈邦博便派部将关维藩,率领三千兵马,以援桂为名,窥视朝廷意向。

未久,朝廷谕令关维藩驻军桂林,不得北向。原来,上柱国、安国公刘承胤把持朝政,挟制皇帝,不愿封陈邦博为国公。

刘承胤绰号刘铁棍,武夫出身,资历很老,战功颇多,瞧不起陈邦博。

崇祯十七年,刘承胤就盘踞湖南武冈,雄视西南,有兵马三万,挂平蛮将军印。

永历帝驻陛全州后,刘承胤以迎驾为名,率军进驻全州,诛杀司礼监权阉王坤,约束兵士。一些朝臣不明所以,见他兵强马壮,优礼文士,纷纷附从。

陈邦博走的是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的路子。马吉翔谄媚有术,很得永历帝的信任,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但刘承胤把持朝政,马吉翔也插不上话,陈邦博晋公爵的事也就黄了。

这天上午,阳光灿烂。岑丹初奉命来到留守府,见瞿式耜与焦琏正在院内闷坐,连忙躬身施礼。

“坐吧”,焦琏面色沉重,说道:“有件要紧的差事,要交待给你。”

“爵帅但说无妨。”

焦琏有伯爵的爵位了,属下也改以爵帅相称。

不问缘由,回答干脆。焦琏很满意,与瞿式耜相视一笑。

瞿式耜捋捋胡须,说道:“实话告诉你吧。前面,我上疏行在,请皇上还陛桂林。皇上不肯,反过来召我赴全州行在。桂林为中兴根本之地,我当然不便离开。

“安国公刘承胤改派三千兵马来桂,名义上是为了助防,很可能只是为了驱逐关维藩。关维藩是思恩侯陈邦博的部将,陈邦博谄媚有术,驭将无方,官兵多为市井无赖。

“这关维藩驻扎桂林郊外数日,搞得鸡犬不宁。此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一旦刘承胤的部队开到,两部难免火并。

“我和瑞庭商量过了,请你到关维藩营中走一趟,向他晓以道理,令他回防浔州。这事,瑞庭不便出面。你夺旗斩将,心思缜密,足以胜任这趟差事。”

以上令下,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瞿式耜统理天下兵马钱粮,焦琏提督广西军,理论上都能指挥陈邦博,更遑论陈邦博的部将。

但此时朝廷威信无存,号令不行,武将跋扈恣意,地方如同藩镇割据。瞿式耜要调走关维藩,还得筹划再三,小心部署。

“诺!”岑丹初回答的很痛快,毫不推诿,更不讨价还价。

焦琏很高兴,对瞿式耜说道:“我就说嘛,丹初是个好孩子,一定不会推诿。”

瞿式耜也很开心,笑容中竟还带些童真,问道:“丹初,我尚有一事不明,你可有表字?”

“没有”,岑丹初很乖巧,看了焦琏一眼,说道:“还请阁老、爵帅赐字。”

焦琏推脱道:“我是个粗人,哪里懂得这些。阁老学富五车,不妨给丹初取个字吧。”

瞿式耜也谦让道:“瑞庭,你是丹初的老帅,恩如父子,还是你来取吧。”

两人谦让一番,最后还是瞿式耜取字。他略一思索,说道:“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又曰,‘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丹初虽是武官,却内蕴深厚,静如处子,如同一块温润宝玉。玉不琢不成器。丹初,表字‘琢如’,如何?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