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章 募兵  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银钱刚有着落,焦琏便开始派人募兵。

城外,朱旻如主其事。朱旻如是桂林土著,捐银最多,到城外乡村募兵。根据焦琏的军令,朱旻如主要从农民、矿工、胥民中招募新兵。

城内,岑丹初主其事,主要从俘虏、死囚中募兵。

丹初带着第三队将士,先到文昌门外查看俘虏。

桂林以东、以南,大部分城池已被清军攻占。后面,清军若要进攻桂林,城南、城东是重点方向。

城东有漓江相隔,城南虽有阳江,却水浅淤塞。明朝洪武八年,为了加强桂林城防,将阳江分为两支,导入城西、城南为护城河。

时至今日,护城河早已淤塞。西、北两面城墙依山而建,易守难攻。东城墙有漓江相隔,南城墙失去护城河保护,十分空虚。

故,瞿式耜把留守府安置在城南文昌门附近。清军上次袭取桂林,亦以文昌门为突破方向。

上次大捷,明军生擒两千名俘虏,此刻正驱使他们在文昌门外疏浚护城河。

细雨连绵,凉风习习。广西到了雨季,今年的雨水似乎特别多。

明军钱粮匮乏,俘虏的日子更加难过,每天吃稀粥就野菜,还得挖河挑泥,皆为苦役。

很多人连工具都没有,徒手挖掘河泥。偶尔挖到一条泥鳅,更是人间美味,必须立即塞进嘴里,不能有丝毫的犹豫。不然,泥鳅就会滑走,或被别的俘虏抢去。

岑丹初骑雪里红战马,率队来到护城河边。已有几个俘虏倒毙,尸体来不及拖走。又有十几个俘虏气若游丝,被其他俘虏拖至尸体旁,想挣扎又没有力气。

到了下午收工前,会有人专门过来收尸。如果不出例外,今天应该又有一百多个俘虏倒毙吧。

人命贱如狗,俘虏的命连狗都不如。谁让他们去了清军的走狗呢?实乃咎由自取。

监工的明军来回走动,不时拿马鞭抽打俘虏。看到丹初一行,俘虏们不自觉地加快了动作。

岑丹初看在眼里,心里已有计较。他叫来监工,拿出留守的手令。

监工有点意外,却还是下令收工,集合俘虏。

暂时不用干活了,俘虏们一阵欢腾。但他们气力虚弱,动作快不起来。

真是要命,照他们这个速度,集合完毕时,小半个时辰都过去了。

岑丹初向一旁的队副使个眼色。冯琳会意,把马鞭抽得哗哗作响,然后大声喝道:“别磨蹭,都给老子快一点!”

监工也扬起了马鞭,抽得俘虏惨叫连连。俘虏们加快了步伐,不到半柱香功夫,近两千名俘虏集合完毕。

丹初骑白马向前,威严地环视俘虏,大声喝道:“吾乃广西提督督标游击岑丹初,前日夺尔之旗,斩尔之将。今日,吾奉留守、新兴伯之令,前来募兵。

“尔等之中,若有力气、有胆量、晓忠义者,可以加入我军,当兵吃粮,改过自新。不愿意的,退后到黑旗下;愿意的,原地留下。”

俘虏令人憎恶。古时常有杀俘之举,瞿式耜驱使俘虏疏浚城濠,已是格外开恩。

眼下这些俘虏,一半是汉人,一半是阳朔、平乐一带的瑶人,大部分人都立在原地不动。若一后退,说不定立马就被斩杀了。

倒也有两三百个头脑愚钝的俘虏,战战兢兢地后退到黑旗下。

伍长匡时带着十名标兵,一人拎一个石锁,走到丹初身边。

丹初指着石锁,说道:“此石锁重三十斤,能举高至头顶者,可到我军中当兵吃粮。”

俘虏们跃跃欲试,排队举石锁。

当兵吃粮,可比在城下挖河泥强多了。最起码,吃的不用愁了。若不然,俘虏营缺粮少药,每天劳作又重,不饿死也要累死,不累死也要病死。

花了半个时辰,从俘虏中挑选出八百多人,能把三十斤石锁举高至头顶。

这八百人,再查其体貌神态,病态者去之,眼神浮滑者去之,最后剩下六百多人。

其余一千多人,全部赶到护城河边,继续劳作。俘虏们痛哭流涕,恳请岑丹初加以收留。

没人理会他们,监工把马鞭举得高高,喝道:“自作孽,不可饶。都给老子滚到河边去,人少了,工程不能少。抓紧,每个人要加量!”

六百多个俘虏集合起来,丹初向他们训话:“尔等皆为虎作伥,罪有应得。今日,阁老、爵帅格外开恩,许尔等当兵吃粮,以图自新。尔等可要尽心用命,服从军纪,勇敢杀敌,否则,定斩不饶。”

接下来,进行二次筛选。队头陈武带人抬过几个大箩筐,里面装着糙米饭。

俘虏们长久不曾吃过干饭,此刻闻到饭香,个个两眼冒光,口水直流。

丹初大声喝道:“每人双手各拎一个石锁,向前走三十步,中途不得停歇,不得摔倒。达成者,赏一碗饭,准他加入标营,做新兴伯的亲兵。”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