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章 听风亭论道  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若想扳倒他,只能以非常之法。

瞿式耜循规蹈矩,自然不会轻易与刘、陈二人兵戎相见。他只得叹了口气,说道:“陈邦博那边,我自会上书弹劾。后面,新兴伯夺下平乐府后,自当占为己有,不使陈邦博垂涎。”

岑丹初见状,知道老师垂垂老矣,既无魄力,也无回天之术。

话题太过沉重,短暂的宁静后,瞿式耜转移话题,说道:

“你虽拜我为师,我却一直无暇教你。今日难得有空,我且问你,你想在哪方面用功?理学?心学?西学?还是经世致用之术?”

老师是个开通的人,竟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业之权。岑丹初心中一喜,对道:“学生想学心学。”

明太祖朱元璋起于草莽,却非常重视学校教育。有明一代,国家广设学校,省、府、县皆有官学,军队卫所有卫学,乡有乡学,村有社学。私人讲学亦蔚然成风,书院数量超过前朝总和。

明朝文化昌盛,为历代之最。书籍出版极为发达,明人兵书的数量,超过其他所有封建朝代的总和。识字率也远超前朝,岑丹初身为军户孤儿,亦有幸读书识字。

明人思想开放,学术流派众多。岑丹初略知一二,对心学情有独钟。无他,心学最符合国情,最能匡正时弊。

“嗯”,瞿式耜点点头,说道:“本朝文化绚烂,心学功莫大焉。心学渊源于儒学,启于陈文恭(陈献章),继于湛文简(湛若水),王新建(王阳明)集大成,至此已经脱胎换骨。

“其流派甚多,屈指一算,便有江右学派、南中学派、闽粤学派、北方学派、楚中学派、浙中学派、泰州学派等,至少七派。

“阳明先生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琢如,你想学其中哪一派?”

岑丹初不假思索,答道:“学生想学泰州学派。”

“哦?”瞿式耜颇感意外,问道:“为何?”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