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喜讯传来  九朝元老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子,迎着刘淑珍走了过去。

“嫂子,你去干嘛呢?”春天笑着向刘淑珍打招呼。

“小春,你咋来的这么早啊?”刘淑珍微笑着说,“先去家里吧,后排中间那个门儿就是,你哥在家呢,我去送垃圾,很快就回来。”

春天按照刘淑珍的指点来到了冯术的家门口。门是开着的,冯术正在院子里的自来水龙头前洗漱。

“哥,起了呢?”春天停好车子,进门向冯术打了个招呼。

“哦,春天啊,”冯术吐了一口牙膏沫,含糊不清地说,“你咋这么早?”

“在家里天天早起,习惯了。”春天说完就站在冯术旁边,看他洗漱。

冯术也就没再作声,一个人忙活着。其实,冯术看到春天空手进门就有点不高兴,一直在心里埋怨春天不懂事,哪有第一次登门就空着手的?所以冯术也就假意忙着洗漱,不去理会春天,故意要给他点难堪。

5

刘淑珍送完垃圾进了院子,看到春天没有进屋,而是尴尬地站在冯术身边看他洗漱,刘淑珍就知道肯定是冯术嫌弃春天空手进了家门。冯术这人把财和物看得太重,刘淑珍不知劝过他多少次,可冯术总是听不进去。

“小春,站在院子里干嘛?进屋啊,来来来”刘淑珍急忙招呼春天进屋。

春天看了看冯术,又看了看刘淑珍,好像明白了点什么,不言不语地转过身跟着刘淑珍进了屋子。

冯术家的正屋是两间,里间是夫妻的卧房,外间是客厅,摆了两张沙,一个茶几。墙角处摆放着一张小床,是冯术的儿子晚上睡觉的地方。现在放暑假,冯术的儿子在石门沟子村的父母那里,小两口过着清闲舒适的日子。

“屋子有点乱,刚起来还没顾得上收拾呢。”刘淑珍手忙脚乱地收拾着茶几上的东西,又给春天倒了一杯热水。春天很客气地向刘淑珍道谢。

“早饭吃了吗?”刘淑珍又关切地问,“我过会儿就要做早饭,没吃的话待会儿一起吃。”

“嫂子,我吃过了,村里人起得早,五点多就开始做早饭了。”春天解释着。

刘淑珍笑着自嘲了一句:“是啊,我以前在家的时候也是这样,现在变得越来越懒喽”。

春天笑了笑没有接话茬。

6

冯术还是在院子里不紧不慢地洗漱着,一边支楞着耳朵听春天和刘淑珍说话。

其实冯术这两天的心情一直很烦躁,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突然就生了,让他有点措手不及。

刘文化想要调走,冯术是知道的。可冯术总是认为这是很遥远的事情。各乡镇学校股级干部的领导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想要跨乡镇调动哪会有那么容易?冯术没想到刘文化竟然短时间内就办成了。刘文化一走,自己想要再前进一步的想法估计就要泡汤,这让冯术很郁闷。

更让冯术感到郁闷的是接替刘文化担任教委主任的竟然是原户山中学校长赵志强,并且是教委主任、中学校长一肩挑。这个结果出乎冯术的意料,也让他有点接受不了。

因为刘文化的原因,这两年冯术和赵志强的关系也就那么不远不近、不好不坏地处着。赵志强对冯术看起来还是很客气的,从没主动找过冯术什么麻烦。不过冯术也知道,一是赵志强刚刚调过来不久,还没摸清户山中学这潭浑水的深浅,也还没有培植起自己的势力。二是自己背后的刘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让他有所顾忌,不好翻脸对自己动手,毕竟中学的好多工作,尤其是人事上调整的问题如果没有镇教委的配合,赵志强根本就没法实施。

冯术也明白,在赵志强眼里,自己和宋秀文身上一定打着刘文化的烙印。这个烙印,在刘文化主政时期这也许是个好事情。但是在赵志强主政时代,这个烙印就是个危险的标签。

刘文化的调动和赵志强的任命都是在8月1日户山教育局的教育干部会议上公布的,11号刘文化与赵志强交接了教委的账目、人事等工作事宜,接着去到黄山镇中学报到了,12号刘文化搬家,冯术跟着忙了一整天,累的腰酸背痛。

身体的累冯术还不觉得有什么,关键是心里的累。这两天冯术天天盘算着怎样迅向赵志强靠拢,搞好自己和赵志强的关系。弄得吃不好睡不着的,照照镜子自己都感觉消瘦了许多,看起来像老了好几岁。

冯术这两天一直在猜想,秋季开学之前赵志强会不会调整全镇小学校长、中学中层领导和部分中小学教师的岗位。赵志强已经在户山镇工作了两年时间,中小学的情况也基本熟悉了。以前是受刘文化的牵制,很多事情做起来缩手缩脚的,中学的人事、工作方法大都是沿袭了刘文化主政时的政策和方案。可现在不同了,赵志强大权在握,全镇教育系统就他一个人说了算。新官上任三把火,不知道赵志强的第一把火会不会从自己和宋秀文身上烧起,这是冯术最担心的事情。

昨天晚上冯术就盘算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