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除非是离群索居,否则便离不开各种的比较。
而上了年纪的人,就爱比较后人的出息,比较后人是不是孝顺。
秦老太太在这方面,无疑是人生赢家。
儿子、孙子都很出息,连孙媳妇也很出色,偏偏还都孝顺。吃的好,穿得好,啥事儿不愁,简直就是享福的典范。
再看自己,儿孙比出息比不赢,比孝顺,更比不赢。
“奶奶,奶奶,这是我妈选的,我们都觉得好看!”
秦宝这个小人精,看到老太太,便从牛兰花的胳膊上抓过了那件褂子,欢天喜地地跑过去。
这时候的秦宝,浑然不知自己的一番话,给周围的老太太们造成了成吨的伤害,而且,后续的杀伤力绵延无穷。
“奶奶,回家,试试!”
小人精有时候的举动,真的是很招人喜欢。
但正如老祖宗说的,彼之蜜糖,我之毒药。
秦宝的言行,让老太太很开心,牛兰花跟苏甜甜也觉得这小人精是真的会讨人欢喜。
可这样子的秦宝,让其他的老太太们,心塞。
然而,她们也清楚,这事儿怪不得秦宝这小丫头,要怪只能怪她们的儿孙不如人家的。
一家人欢欢喜喜回家,留在这边聊天的老太太们看着她们离去,脸上表情都有些僵。
可又能如何呢?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老太太回屋试了下新褂子,感觉很不错,人都显得年轻了好几岁。当然,最主要的是,这棉绸的褂子穿起来感觉很舒服,透气又吸汗。
如今天儿热,牛兰花在老太太试过后,直接将褂子洗了,挂在院子里,不过是半上午加一中午的时间,已经是干的透透的。
等下午老太太去前面聊天的时候,已经穿上了。
毫无疑问,老太太得到了诸多由心或者从心的夸赞,夸有福气的,夸儿媳妇孝顺的,夸儿孙有出息的。
一时间,秦老太太成了大杂院里一众老太太中最亮眼的那个。
老太太这回倒是没谦虚,顺着一帮人的话,把儿媳妇跟孙媳妇都夸了一遍。
顺带凡尔赛了一回,说什么她早说了不用买新衣服,可这儿媳妇和大孙媳妇硬是不听,就是乱花钱。
“老姐姐,这都是你的福气,你就受着吧!”
“也都是我家那口子在下面保佑!”
老太太夸过之后,没忘记再把事情往老秦家的先人身上推一把。
对于老太太这种说辞,其他人都不吱声了。
先人保佑?
可拉倒吧!
要是先人真能保佑后世子孙,这世上哪儿来的那么些受苦受难的人?
但这种事情,你还不能说不是。
不然的话,就会招人恨。
老太太见其他人终于不再提这个话题,也是松了口气,她其实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
最初看儿媳妇给买了褂子,她也是心生欢喜的。
但欢喜过了,就是平淡。
瞅着这平日里说说笑笑的老姐妹们羡慕嫉妒的表情,老太太就很纳闷,曾几何时,这孝顺的事情也要这么比较么?
老祖宗们说过,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世上无孝子。
这番话,既是让儿孙们明白孝道的重要,也在告诫后辈子孙,为人父母,也不能对儿孙的孝心要求太高。
尽自己所能,有那份孝心,便够了。
可惜,这世上的人,都是不知道满足的。
事实上,老太太之所以无法跟她的老姐妹们产生共情,纯粹是因为她什么都不缺。
不像其他的几个老太太,原以为能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从此享受一下。哪曾想,她们纯粹是想多了。
她们非但没有享受到什么,反而是成了老妈子一样的角色。
可这又能怪谁呢?
儿媳妇不上班吧,她们瞧不上,嫌弃儿媳妇帮不到儿子,只是个累赘。可儿媳妇上班了吧,她们又嫌弃儿媳妇不能帮她们分担些家务,还得她们做饭侍候儿媳妇。
做她们的儿媳妇,是真的太难了。
一群人不再揪着秦老太太的事儿说,转而说起了街面上的事情,小到东家长西家短,大到国际局势,就没有她们不能发表一下看法的。
这个时候,老太太就成了一个忠实的听众。
她回了村里几天,这几天院子周围的事情,她都没听说过,想要发表意见,也没这个基础,更何况她本身就不是喜欢多嘴的人。
“老姐姐,要我说,以后啊,你就跟着你家小儿子过得了!”
“日子轻松,还能帮着带带重孙!”
说着说着,话题又回到了老太太身上,原来是说到了隔壁院老人不给儿子带孙子,导致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