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5章 死无对证  大明海贼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苏州,城西,曹府。

通判曹坤坐在书房,脸色黑的可怕。

曹阳跪在地上,衣衫不整头发蓬乱,脸色苍白如同被十多个膀大腰圆的老娘们糟蹋了三天三夜一样狼狈。

曹坤面前,摆着三封书信。

其中一封是儿子曹阳从绍兴府带回来的,另外两封是以前于贤之写给他的信。

儿子带回来的这封信内容让他无比震惊的同时,更多的却是根本不能相信。

于家在大明一朝,也算名门望族,乃是太傅于谦之后,不过一百多年下来,几代传承开枝散叶,家族起落变化,早就不复当初豪横,于贤之如今担任南京户部左侍郎,已经是于氏者这几代中官职最高的人了,但也只不过在南京坐冷板凳而已。

就算如此,于贤之也绝对不可能勾结倭寇,更加不可能串谋倭寇去攻打南京。

南京是什么地方,那是留都啊,曾经的京师所在地。

虽然南直隶如今也是倭寇横行,匪患丛生,但应天府毕竟是天下唯二的直隶府,官员配置和守备力量仅仅只比京师弱一些而已,为了保护留都朝廷各府衙的安全和运转,不光有三大守备和五大督府,更是还有仅次于北京的卫戍部队。

再加上南直隶还有大量卫所、漕兵、盐兵、营兵、义勇等拱卫。

莫说倭寇现在打不进,就是北方鞑子来了,恐怕也不敢说就能攻破。

更何况于贤之身居高位,怎么可能做出这种抄家灭族之事。

是个人都不可能做出这种事。

但无论他相不相信,儿子曹阳一口咬定就是于成耀通倭并且害他,这封信就是他亲眼看着别人从于成耀怀中搜出来并交给他的。

杀死于成耀并收出信件的人他仔细问过了,是一个叫宁波商人,唤做云公子。

而共同见证此事的,还有一位总督府姓徐的幕僚。

虽然打死他也不相信儿子说的话,但他还是找出以前于贤之写给他的信仔细对比,然后彻底的混乱崩溃了。

三封信上的字体几乎一模一样,几乎看不出来问题,就连签名都毫无二致。

曹坤本来书法也不错,他清楚若是要现场伪造这样一封书信,几乎不可能。

再好的模仿字体,也需要反复去对比练习,不说一摸一样,就算写到七八分相似,不仅需要天赋,还需要时间积累。

而曹阳离开家也就五天时间,对方从炸死于成耀到把信交到他手上,据说前后不超过两刻时间。

两刻时间莫说模仿字体写这么像,就算语气都模仿不出来。

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坚决不相信于贤之会这样做。

因为最大的嫌疑就是他没有理由这么做。

哪怕理由不充分,哪怕隔十万八千里,总得有一点点的牵连吧。

但他从于贤之身上,找不到任何和倭寇勾结的理由和嫌疑。

攻打南京那就更不可能了,当笑话都不会有人相信。

但无论怎么说,这封看似于贤之亲笔书写的通倭罪证,眼下还是毫无瑕疵的摆放在他的面前。

信与不信,它都在眼前,不生不灭。

而此时,继续去探求这封信的真假已经没有太多必要了。

他急切而且必须要面对的,是如何化解此事。

据儿子交代,是他在明月阁招待于成耀的时候,因为一个妓女和总督府的徐姓幕僚等四人发生了冲突,虽然他当时忍让将女人送了过去,但最终还是咽不下这口气,在于成耀的撺掇下,以送他去宁波的借口,想在半路教训这四个人。

但就在到达绍兴府会稽县的时候,一群倭寇突然出现,对方随行保护的官兵动用火器攻击倭寇的时候,于成耀蛊惑他攻击对方,结果被对方当成倭寇同党,然后自己逃脱一命,于成耀一命呜呼。

于成耀死的突然,是因为所有人都没想到对方竟然携带了大量小巧而且威力巨大的火雷。

根据曹阳的描述,样子就像一尺左右的木柄铁榔头,丢到船舱就会剧烈爆炸,声音如同惊雷不说,里面还有大量铁石弹片,炸开之后方圆数丈寸草不留。

虽然这种火雷曹坤从未听说过,但他毕竟不是军方的人,对于朝廷到底有没有这种火器也完全不了解。

但事实就就是,于成耀被炸死了,而且已经被会稽县的官兵义勇当成倭寇砍头拿去换了功劳。

儿子的描述真假如何他无法准确分辨,但于成耀死这件事肯定没有任何问题。

因为曹阳几天前陪着于成耀去宁波他是知道的,而且还专门吩咐多带一些人手,路上保护安全。

眼下儿子这幅逼样一个人逃回来,大致过程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另外他还想起来,几天前,同知林永清上差的时候与他提过一嘴,说他一个远方亲戚家的后辈和几个朋友来苏州玩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