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可笑的事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件事情并不算光彩,甚至可以说是曹魏的一大丑闻。

但正是因为这是“曹魏”的一大丑闻,所以这件事情才流传了下来,因为当时天下并非只有曹汉这一个正统。

当然了,在这件事情,三本史书也各自有不同的记载。

自当年刘备与曹操分别带着汉少帝“刘民”与汉献帝“刘协”建立了两个不同的大汉之后,不同的三本史书中所记载的关于同一段历史的“事实”总会有些许差别。

这一点是后世耗费了无数的“血泪”才总结出来的。

因为“观汉纪”这本史书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流传下来,流传在人世间的史书只有两本,其一是“汉书”,这本史书几乎是被当成正统的史书来看待。

第二本便是“史记汉书”这下两卷汉书出自陈氏,但最开始的时候陈氏并没有将这本史书整理出来,而是放在陈氏的拙身楼中。

这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拙身楼中的书籍也好、史书也好,实在是太多了。

华夏大地下五千年的光阴,而陈氏就存在了两千多年,一部华夏史,半本陈氏书,陈氏后人哪里有那么闲的时间去一一整理这些东西?

之所以能够从故纸堆中翻出来这本书,还是因为“观汉纪”的出土。

观汉纪是从司马康的坟墓中出土的,这本书的出土证实了这一段荒谬而又扭曲的历史,自观汉纪出土之后,历史学家们就对三国时期这段历史开始以“质疑”的目光去看待了。

因为有“史料”为佐证。

观汉纪中的一些历史又与汉书中的一些历史记载不同。

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关于“荆州”归属这一段历史记载。

在当时,沛郡刘氏与琅琊曹氏两个同样传承了几百年的大世家疯狂互喷,互相说都是对方先祖的错。

因为“汉书”的存在,所以琅琊曹氏已经被沛郡刘氏嘲讽了一百多年,曹氏这一次拿到了“观汉纪”这种正儿八经的史料佐证自己的先祖,也是那位曹氏的开族之祖“曹操”曹孟德不是汉书中所记载的那种人,所以他们的腰板挺的很直。

但刘氏的史料佐证也很真实。

汉书是从汉朝末年时候一直传承到现代的,这是无可置疑的史料。

两大世家闹得天翻地覆,甚至说出了:“有你没我,有我没你”这样的话。

那件事情的记载是这样的。

在汉书中的记载如下。

“承泰四年冬,腊月。”

“琅琊伪相诡诈,骗荆州之主、是时宗亲刘表之妻,而得荆州。”

“孟德于少时尝有好人妻之名,常于左右言:少妇之妙者,未尝者不知也。”

“吾有此好,乃为照拂。”

“承泰四年冬,表邀贤王、伪相者共赴荆州,以商大事。时夜色将至,伪相窃刘荆州之妻蔡氏,与之谋。”

“夜色渐深,烛火通明。”

“是时,天大暗,左右侍从于屋外闻声而闭目,伪相者身长六尺,却颇有嫪毐之相,其以谋蔡氏者或与之嫪毐谋赵姬同,夜色渐深,屋内声而日浓,近乎于无。”

“左右闻细微之声。”

“伪相言:“夫人可愿助我谋之荆州?,若事成,则夫人与我共享极乐。”,左右闻之此音,而觉心中惊恐。”

“此人为蔡氏心腹,旧日却承刘表恩情,是故仔细闻之,欲破二人之谋。”

“只闻蔡氏言:“君若不弃,妾自随之。”,后屋内春声依旧,似出水芙蓉。”

“良久,屋内声渐歇。”

“侍从悄然至公子刘琮处,告之。”

“刘琮大怒,拔尖曰:曹贼者,安敢如此欺我?”

“其欲杀曹贼,却被侍从所阻。”

“侍从言:今日杀曹贼者易,可荆州何去何从?万望公子三思。”

“刘琮怒不可遏,却听之,细思之下感慨而言:“我之谋不如父亲、兄长远矣,既父、兄皆投刘皇叔者,皇叔必然为可靠之人。”,左右思虑,乃去信与贤王谋。”

“腊月三十,夜。”

“信未至,然则曹贼夜夜于蔡氏欢,琮无法忍如此大耻,拔剑谋之。”

若是只单单看这一段记载,甚至可以怀疑这不是正统的史书,而是某一本带颜色的话本中的东西,但他却是实实在在的记录在了汉书之中。

是的。

汉书单独为曹操开了一个传记,名字也很简单明了。

汉书奸佞传曹氏孟德本纪

是的。

在这一本汉书记载当中,那位司马氏的族人单独为曹孟德写了一个“本纪”,这本应该是一个无的荣光,毕竟古往今来唯有那位“楚霸王”才在不是皇帝的时候就拥有一个本纪。

曹操在活着的时候并未曾称帝,而这一篇本纪则是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写下来了的。

由此可见那位司马氏族人对曹操的恨意。

后世中,曹氏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