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之外。
这四个字,对朱元璋来说,却有些敏感了。
现在帝国以闭关锁国为主,自陈友谅和方国珍死后,朱元璋便开始关了海禁。
虽然后面逐渐有开海之势,但小岛国又开始内部动荡,并波及到大明沿海,朱元璋不得已,再次将海防给严控死守。
也就老爹这么说,朱元璋才会思考并且听进去。
换做其他人和他说大海事情,他直接一顿批斗过去,如果是不太熟悉的人,更是直接让他滚蛋。
而眼下,
老爹透过雄英所说的大海之外,再加上手中的红薯….
这红薯作物给朱元璋带来的冲击,仍旧让这个垂垂老矣的老人,眼神中带着几分向往。
向往中,更多的是纠结。
当听到还有比红薯,更加犀利的粮食作物,朱元璋眼中熠熠生辉。
只是.…开海何其难也!
且不说朝廷那些守旧儒家的阻力,单说海上那些未知的凶险,以及大明朝儿郎即将面对无休止的海上孤独感等等。
这些,无一不是考验。
朱元璋将此事记在心里,他再次贪婪的看了一眼红薯,道:“这玩意儿也能生吃?”
朱雄英点头道:“按师尊说法是可以的,要不,我给您老洗一個。”
朱元璋点点头:“去书房,一会儿咱还要给你看两封奏疏,临到年关了,奏疏太多,老头子一个人忙不过来,你帮咱捋点。”
朱雄英一喜,他最喜跟在老爷子后面批阅奏疏,尤其这些天,他将老爷子送来的两本政书看的七七八八。
不得不说,老爷子送来的那两本政书,真对朱雄英受益无穷,他几乎已经将大明的内政国体掌控的大差不差了。
朱元璋洒脱一笑,先自顾自去了书房。
朱雄英则去洗了两块红薯,随后便跟着来到书房。
“我去!这么多!”
看着书桌上堆积如山的奏疏,朱雄英有些不知所措。
朱元璋道:“多吗?咱已经处理过一半了。”
“咋的,和你师尊干坐着修仙可以,让你处理点政务处理不来?”
“呃,不是不是。”朱雄英不断摇手。
随后,他又肃然起敬的看着老爷子,由衷道:“大明有爷爷您,是大明百姓子民之福。”
想到一个耄耋老者,还依旧奋斗不止,朱雄英略感羞愧。
“这玩意咋吃?”朱元璋拿着红薯端详起来:“难不成要剥壳?”
“哈哈!”
朱雄英捧腹大笑:“原来也有爷爷您老不懂的作物啊?!”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没好气的道:“咱没见过么,一回生两回熟,咋吃?”
朱雄英道:“直接嚼啊,不吃皮就行。”
嘎嘣!
说着,
朱雄英脆生生咬了一口,将皮吐了。
朱元璋若有所悟,有样学样,嘎嘣嚼了一口,咂摸咂摸嘴道:“不错,脆,甜!”
“还别说,这玩意儿还真是好东西,煮粥抗饿,当零嘴吃味道也不错,大明之福,大明之福啊!”
老爷子会心一笑,眼神中带着浓烈到掩饰不住的开心。
“来,坐下,看奏疏。”
朱雄英点点头,走到朱元璋旁边,刚要坐下,老爷子随手拿个垫褥放在太师椅上:“天凉,垫个褥子。”
朱雄英有些暖心,忙不迭道:“谢老爷子。”
“批吧。”
朱元璋坐在旁边,自顾自端详着手里的红薯,嘎嘣嘎嘣的嚼着。
朱雄英也开始翻开奏疏。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认真的样子,不禁莞尔一笑。
这孩子,最近跟着咱爹待一起,看起来也越来越像他老人家了啊。
孩子,现在你还没办法御前听政,想要了解这冷冰冰的帝国,就必须从这上面入手。
大孙,好生学,可可比听政要强多了。
朱元璋有些感慨,亦是有些若有所思。
朱雄英眯着眼,定睛看着奏疏。
自从看了大明两封贴合当下国体的政书之后,朱雄英感慨颇多。
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亦或者退一步说,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臣僚,这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只有先洞悉这个帝国的内政和缺点,才能在以后做出相应的改革。
任何的改革,都是建立在以前的制度之上,必须要贴合实际。
就好比当初朱雄英和老爷子的理念不和,朱雄英认为师尊说的对,国朝现在上来就该大力发展商业,现在仔细回想,却显得那么不成熟,那么不不切实际。
越是深入大明,这种感触越深。
很多事,千万不能拍脑袋想啥改革啥,或许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