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九章 曹丕发狠烧洛阳,诸葛乔督荆州事(求追)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见贾诩再次提议迁都,曹丕的心瞬间变得纠结。

让曹真去南阳的目的就是不想迁都。

不曾想洛阳遇上暴雨连日,南阳也受阴雨连日影响,以至于曹真不能退敌,反而折损了曹洪又丢了宛城。

从内心上讲,曹丕是不想迁都的。

若要迁都邺城,当初又何必从邺城来到洛阳!

魏承汉统。

若不能在洛阳建都,又如何能称得上继承汉统?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这帝位是怎么来的,曹丕心知肚明。

唯有在洛阳建都,曹丕才能骄傲的对天下人说:朕,受命于天,代汉立魏!

而现在。

又得迁都去邺城!

按贾诩的想法:迁都只是战略性迁徙,有青冀幽并兖徐豫在的曹丕,并未因此而伤筋动骨。

刘备老了。

刘备麾下能打的宿将也老了。

等个几年。

刘备及能打的宿将都死掉后,又拿什么来跟据有青冀幽并兖徐豫的曹丕比?

国力,始终是需要新生代的才俊来维持的。

曹魏有远超刘备和孙权的土地人口,只要休战养民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诚然。

贾诩的想法更侧重于曹魏的国家利益。

然而。

曹丕却不如贾诩这般豁达。

迁都邺城,就等于承认不如刘备!

曹丕不想当勾践!

“太尉,就没有其他良策了吗?”曹丕不甘心的问道。

贾诩再次暗叹。

有良策的时候你不听,老夫能有什么办法?

当初若是听老夫的别去关中,关中会丢?

关中不丢,关羽敢对南阳用兵?

关羽不对南阳用兵,至于有今日祸事?

牵一发而动全身,国家大事本就当谨慎又谨慎,没那个金刚钻揽什么瓷器活啊。

若是私下里,贾诩说不准就直言了。

如今大殿百官皆在,贾诩这掏心窝的话可不敢当众说出来。

说出来那就是在打曹丕的脸了!

“陛下,先帝在时,亦曾有迁都之意。”

“邺城才是陛下的核心所在。”

“制邺城而控七州,天下谁又能抵挡?”

“陛下,你正当壮年,何必与老兵斗狠!”

贾诩善言相劝,再次提到了曹丕的年龄优势。

三方势力,曹丕是最年轻的一個。

只要善养心性,必然是活得最久的一个。

曹丕见贾诩没有其他良策,又看向了司马懿和陈群。

然而。

司马懿和陈群却是不约而同的低下了头,避开了曹丕的视线。

公卿百官同样如此。

誓不迁都受辱?

若曹真兵马还在洛阳,众公卿或许会为了青史留名而直言劝谏。

可如今曹真的兵马困在许都,张郃的兵马又不足以拱卫洛阳。

留在洛阳每日里还得提心吊胆,何苦受这罪!

众公卿都是跟着曹丕来享荣华富贵的,不是来求死的!

青冀幽并兖豫徐尚在,何必在洛阳跟刘备死磕!

见众臣不语,曹丕伫立良久,心中千言万语,最终化为一句叹息:“传朕令,克日迁都邺城;洛阳士民,皆要随朕迁徙。”

群臣纷纷附和。

洛阳的水灾,摧毁了不少的田宅。

有不少公卿在洛阳的资产受灾严重,早就不想继续呆在洛阳了。

就在此时。

贾诩又提出了反对意见:“陛下,老臣认为,洛阳士民中愿迁徙的可以迁徙,不愿迁徙的任其去留。”

“如此,才能彰显陛下的仁德!”

群臣愕然。

贾太尉你这就过分了。

迁都是你提议的,现在陛下决定迁都了,我们都附和了,你又来反对。

贾诩暗暗冷哼。

老夫一开始就说的是“若有愿跟随着,可跟随陛下同往邺城,以示对上天的敬意。”

你们这群人,却附和陛下“洛阳士民,皆要随陛下迁徙。”,这岂不是将老夫架在火上烤?

届时洛阳士民有不愿去的心生怨恨,你们就将责任推卸到老夫身上?

老夫虽然老了,但还没老眼昏花到不能视物。

曹丕蹙眉:“太尉,若不强迁,不会有多少士民跟朕去邺城的。”

贾诩据理力争、言辞凿凿:“不愿跟着陛下去邺城的,就是对陛下不忠的;既然都对陛下不忠,又岂能让他们去邺城?”

“陛下需要的,是对陛下忠心耿耿的士民,而不是一群朝三暮四心怀异志的士民。”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