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避让并扶起蔡邕。
“哈哈,先生切莫如此,只要有我和我的兄弟们在此,定然能护先生周全!”
听到吕衣的保证,蔡邕十分感激。
“思孝之恩,老夫无以为报,只是因为年长于思孝,多学了几年学问,若是思孝愿意的话,老夫想收你为关门弟子!”
“不知思孝意下如何?”
蔡邕感动之下,立即向吕衣询问道。
“哎呀,小子能拜入先生门下,真乃三生有幸呀!”
“老师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吕衣闻言大喜,立即将蔡邕扶回主位,之后退后几步双膝跪下对蔡邕行了师生大礼。
“嗯……”蔡邕满面笑容的抚须看向吕衣,生生受了他的大礼参拜。
“老师,请饮茶!”
礼毕之后,吕衣又从身后的高顺手中接过一碗茶水,恭恭敬敬的递给蔡邕。
“好、好、好……”蔡邕见状立即笑呵呵的取过茶水浅饮一口,算是坐实了和吕衣之间的师生关系。
在这个时代,血亲、乡党、举荐和师生关系是最为坚固牢固的关系。
不光是一荣俱荣,而且也会一损俱损。
因此,收徒拜师都是很慎重的事情。
不谈吕衣的有心拜师,蔡邕之所以如此光速收徒,除了之前久闻吕衣的侠义之名,在白日的宴席上对吕衣的观察,以及方才吕衣的谈吐见识以及对蔡邕的拳拳维护之心,缺一不可。
对他来说,吕衣确实是个能继承自己衣钵的传人。
这要远比保护他自身的安危更加重要。
没有这一点,就算是身死蔡邕也绝不会轻易收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