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这些事情....应该说不止是我,想来太祖皇帝,历朝历代的皇帝都知道,也都清楚。”
“但...工匠终究只是工匠,付出终归只能够陷入付出。”
“劳作的是他们这些工匠,胜利果实却都是别人的。”
“可知为何?”
“因为这天下就如同你之前说的那般,天下看似是我们老朱家的,但真要论起实力、依存关系来看,却不可否认是儒生、读书人的天下。”
“这些个人....历朝历代以来,皆是如此。”
“如此也是为何我愿意让你监国,让你改革打破读书人、儒生垄断朝纲的缘故。”
听到这些言语,朱高煦眼底之中闪过一丝惊疑不定之色,阴沉的脸上不自觉浮现出一丝笑意,难以置信的看向站在高台之上的永乐大帝,犹如大白天活见鬼了一般。
没办法啊!
就他看来,是真的没想到,也不敢想,朱棣居然能够有这样的想法和思维,能够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认可工匠们的付出、劳作、贡献。
工匠、百姓乃是一个国家的根、一个国家兴衰的本。
这些话简直说的不要太过于深刻、动人了。
想着,朱高煦脸上满是激动之意,双眸之中尽是亮光,言语略显有些局促,疑惑问道:
“爹...”
“既然这些事情,你和太祖皇帝都知道这些问题,为何........”
“为何不想着去改变对吗?”
说着,‘哎.....’朱棣不由自主的响起一声长叹,言语之中尽是无奈之意,出声道:
“改变?变革?”
“谁人不想?谁人不愿意?谁不想不受钳制、国富民强?”
“最远变革开始,因属始皇帝、那时杀了多少人?改变了吗?”
“就近企图变革,改制的则是太祖皇帝,亦是不声不响杀的他们胆寒、惧怕、恐惧、结果呢?改变了吗?”
“如今的天下手握大权的人依旧是谁?”
“难道不也都是儒生吗?”
如此言语,可谓是情真意切,以古论今。
可谓是实实在在让朱高煦,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永乐大帝,感受到老头子真正的智慧、眼光、睿智,对其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一时之间两父子双眸彼此看向彼此、四目相对,场中陷入了诡异的寂静之中,两道厚重的呼吸之声响彻整个大殿。
‘呼.....’
过了许久之后,朱高煦慢慢将飘远的思绪给收敛了回来,半眯着的双眸之中闪过一丝疑惑之意,沉声道:
“既然变革如此艰辛,又几乎不可完成之事。”
“为何....爹你要让我去做呢?”
听了这话,朱棣半眯着双眸沉思了片刻,脸上闪过一丝愧疚之意,不可置否的自嘲的笑了笑,道:
“身为王爷、以及造反之时,我都未曾想过自己能够坐上这个位置。”
“但最后我不也坐上来了吗?”
“为何?”
“因为我有这个念想......敢于尝试、去搏一番。”
“就如同得到这个位置,万一成功了呢?”
虽未正面回答,不过言语却阐明了他的想法与意图。
朱高煦一怔,定神看向朱棣良久,幽幽开口问道:
“爹....”
“这些事情,老大从始至终都知道,都明白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