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五 第528章 教导魏叔玉  这太子,不做也罢!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作为一个后世人,李承乾自然也见识过那种泥泞不堪的道路。

尤其是下雨之后,那路况,真就是一言难尽。

当然,这也跟车流量和道路的承受能力有关,可不管怎样,既然已经决定修路了,那自然是要尽可能的避免踩坑才是。

而且,这还是官方驰道,未来若是突发意外,需要大军出征,又恰巧赶上了阴雨连绵的时候,那影响的可是大明国运。

“那依殿下的意思?”伊原锡问道。

李承乾摆了摆手,道:“走,先去看看你们修的路再说。”

既然是实地考察,李承乾自然不是来做做样子的,他虽然不会修路,但前世也看别人修过不少路。

当即,众人再次朝着正在施工的驰道走了过去,也没多远。

工地上倒是有不少人正在忙碌着,这会儿,几乎都是扛着个锄头在挖驰道两边的沟沟坎坎,其目的就是为了将道路加宽。

“这样不行。”李承乾粗略地看了眼他们正在修建的驰道,便摇了摇头,说道,“这样下来,等马车碾压几天,再遇上几场大雨,这路就没法看了。”

“微臣也明白这個道理。”伊原锡说道,“不过大家都是这么修的,只能在日后,再进行修补了。”

实情就是如此,不单他们是这么干的,就连大唐也是这么干的。

没办法,这个年代就是如此,又不是长明大街或者朱雀大街,这可是驰道啊,动辄数百上千里,真要修成长明大街或者朱雀大街那样,那花费,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伊原锡继续补充道:“而且赶上雨季的时候,大家也不会到处跑,哪怕是做生意的,也会尽可能的避开雨季。”

他其实还想说以前不都这么过来了么?

不过这话他终究是没有说出口。

李承乾却是摆了摆手,道:“既然我们已经着手开始修建驰道了,不说一劳永逸,但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日后的方便。

而且,谁告诉你这个问题无法解决的?”

“殿下有解决之法?”伊原锡一愣。

若是真能解决,那倒也是好事。

李承乾说道:“这样,你先让人确定好线路,就按你们计划的那样,十步宽,两边用绳子拉起来,做好标记,然后把路面挖开,至少挖下去一尺深。”

“把路面挖开?”伊原锡有些惊疑,这是什么操作?

李承乾点了点头,说道:“对,把路面挖开,然后回填沙石,最后再用细土补缝,到时候本王再命将作监用水泥制作几个手拉的巨型圆筒,在路面上多碾压几遍,应该要耐躁一些。

而驰道两边的路肩,地基要打深一些,两尺深半步宽吧,嗯,路肩倒是可以用水泥加固一番。

如果未来我们有了大量的水泥产量,要想翻修这些驰道,也能轻松一些。”

他做的是一个长远的打算,虽然现在的水泥产量跟不上,但以后呢?

而且,如今的工价其实是相对最廉价的,等大家缓过了这两年,要想再以如此低廉的工价修路,那可就难了。

至于服徭役,李承乾倒是没考虑过。

虽然这样做看似能为朝廷节省很大一笔钱粮,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毕竟做事儿的是人,是人就会出现纰漏。

在李承乾的印象中,好似记得不知哪个朝代为了清理河道征收徭役,每年耗费上万贯的钱粮,后世有闲得无聊的人为其计算了一番,得出个结论,就算是请民夫来干这活,用度都花不了一千贯。

而且,徭役极容易引起底层百姓和朝廷站在对立面。

在李承乾的印象中,不管是先秦还是前隋,他们的灭亡中,都有重徭役这一条。

他可不想步其后尘。

“可如此一来的话,那就是个大工程了。”伊原锡听李承乾这么说,想了想,虽然也觉得李承乾说得法子倒是可以一试,但还是摇了摇头,“如果按照殿下的所说的来修建驰道,人力物力可能都要翻倍,也许工期也会更长。”

李承乾笑道:“伊尚书觉得我大明王廷会缺人力么?尤其是这两年。”

一听李承乾这么说,伊原锡立马就懂了。

这两年大明王廷的百姓很难依靠放牧和种地养家糊口,种地就不用说了,这片土地适合耕种的地方本来就不多。

而且,真要大肆的开垦耕地,那就是跟牛羊争夺草场,这些土著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而李承乾也从没想过要去改变这些土著的生活习惯。

真要这么干了,那他的大明也就岌岌可危了。

至于说放牧,短暂一两年来,更没戏!

“人力倒是不缺。”伊原锡点了点头,说道,“如今,只要我们放出风声招人的话,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招到足够的人手。”

说到这里,伊原锡有些迟疑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