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五 第604章 唐明皆出兵 (故事8)  这太子,不做也罢!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点了点头。

正如王德全所预料的那般,晚间,各家勋贵的人便结伴寻到了长明酒楼。

对于这烟花的生意,他们是不愿意放弃的。

抛开利益不说,这也是各家小公爷小侯爷心心念念的东西。

……

贞观十二年,二月二,龙抬头。

这一日,卫国公李靖再次挂帅出征。

整个长安城都在沸腾。

自那也的神迹现世之后,不明真相的百姓坚信这是老天爷的预示,这样的预示之下,使得他们对大唐充满了信心。

既然老天爷都说了,这是盛世大唐,一个小小的高句丽岂能挡住大唐迈入盛世的步伐?

而这个消息,在如今,也传遍了整个大唐,至少大半个大唐的人都听说了,在他们陛下寿诞之日,天降神迹,预示着盛世大唐即将到来。

是以,如今大唐可以说是民心最稳之时。

而在朱雀大街上,两旁无数百姓看着出征的大军,欢呼雀跃。

那种感觉,仿佛是在迎接凯旋的将军一般,让李二看得一脸的春风得意。

“这就是民心!”李二笑道,“有民心如此,我大唐何惧天下任何人?”

众人闻言,也是一脸的笑意。

的确,今时今日的大唐,民心之稳,着实让他们这些人傲然。

这是他们的功绩,也是他们这么多年努力付出的结果。

而当大唐再征高句丽的消息传到日月山的时候,李承乾对此却是不以为然。

或者说,他早就猜到了。

当初,他之所以要费尽心力的去研究那盛世大唐,不就是为了这一幕么?

以他对这个时代的认识,给猪涂上金箔,插两个角,都敢当麒麟一样。

家里的柱子长颗蘑菇都能上报祥瑞,他整的这一出,还不得把大唐的老百姓忽悠得一套一套的。

而有了民心这个基础,李二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才怪。

所以,李二出兵高句丽,他是真不奇怪,相反,要是李二无动于衷,他才奇怪。

“殿下,高句丽的使团已经几次求见了,想必也是为了这事儿。”王玄策出班说道。

李承乾笑道:“告诉高句丽的使节,本官虽为大明君王,但终究是大唐皇室宗亲,所以,高句丽和大唐的纷争,本王无法掺和。”

站在他的立场来说,他也希望大唐能拿下高句丽。

别说高句丽,哪怕是东南亚那边,他都希望大唐能拿下来。

如此一来的话,未来他拿下大唐,就少了很多事情。

王玄策闻言,也就不再多言。

李承乾却是看向了契苾何力,问道:“对了,吐蕃那边的战事进行到哪一步了?达步屈和芒波杰孙波难不成还没拿下吐蕃的残兵败将?”

说着,李承乾皱了皱眉头。

吐蕃的主力包含松赞干布、尚囊等人,他都解决了,就剩一些吐蕃残兵,要是还解决不了的话,那这两人也太废了。

契苾何力闻言,当即便走了出来,躬身道:“回殿下,吐蕃的主力已经解决了,只是还有一些零星部落分得太散,还没有完全剿灭,不过达步屈两人已经上奏,说是入夏之前,定然能解决吐蕃所有不臣之贼!”

听他说完,李承乾才点了点头。

其实他也能理解,毕竟吐蕃那地方,条件确实艰苦,尤其是这寒冬腊月的。

“既然如今吐蕃已经无甚大事。”李承乾继续说道,“户部也着手准备一番,本王要你们组建数支商队,经吐蕃入五部天竺,打开五部天竺的市场。”

虽然以前大明也有商队走天竺这条商道,不过当时因为种种条件的限制,其实规模都不大,而且,这条商道当时也是被吐蕃把持着的。

不过如今既然有条件了,这条商道李承乾自然想握在自己手中。

天竺那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产粮大户。

这也意味着那个地方的百姓不在少数。

也算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市场。

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李承乾未来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五部天竺是他最好的选择。

奴役大明的百姓,李承乾还有些不忍心,但奴役三哥。

李承乾却是没一点儿心理负担。

而且,在那片土地,因为某些原因,哪怕是三哥自己都在奴役自己人……

所以对比下来,天竺真就成了李承乾获取劳力最好的一个地方。

李勤俭闻言,也是立马站了出来,说道:“殿下放心,三日之内便可组织第一支商队南下。”

“到时候,你们可以问问芒波杰孙波,他对那一片还是很熟悉的,有他的相助,你们的商队才会走得更顺。”李承乾又说道,“利益固然重要,但找对了方式方法,哪怕付出一部分利益,但最终获益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