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4月1日。
杭城,梅登高桥体育馆内,人声鼎沸。
二十几个省会地区以及华侨代表队齐聚一堂,光是参与本次赛事的运动员就将近2000余人。
本次运动会,乃是常凯申上台以来,第一次举办全国运动会,所以对于这场盛事,国府不可谓不重视。
特别是常凯申,想要通过这次运动会,洗刷掉前几次运动会的屈辱,展现出在他治下全新的社会面貌,以及强劲的国人精神。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能够向各国的大使们展现出自己的实力,以博取国际上更多国家的支持。
这一点才是常凯申最为在意的,所以先前才会对于美利坚《纽约时报》记者,那么的重视。
连带着对于包国维这个人也重视起来。
“特娘的,真他妈壮观啊!”
运动员的候场区内,魏俊明抬头看着上空翱翔的飞机,以及耳边阵阵响起的军乐声,不免发出了感慨之声。
对于这个时代的普通人来说,能够见到如此场面,确实令人心潮澎湃。
可对于来自后世的包国维来说,这个运动会开幕式的场面,还是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
比起自己看到的那些运动会开场,要差得太多了。
远远的,朝着高台上望去,上面正站着一个身材瘦削的“卤蛋”。
他的演讲显然是想要展现出慷慨激昂的姿态。
可一番演讲下来,依旧还是让下面的所有人听得昏昏欲睡。
紧接着是国府各个重要人物发言。
不论是北方的《大公报》,还是南方的《申报》。
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绝佳的新闻机会。
可最为重视的,还是当属沪市的《时报》。
社长黄伯惠,为了能够更好的传递本次盛会的消息,让全沪市乃至于整个南方的老百姓,都可以领略到运动会的盛况。
不仅仅派出了专员,在杭城与沪市两头随时待命。
甚至于还包下了一趟列车,专门用来传递两边的消息。
为了更好呈现出本次运动会的效果,黄伯惠特地从国外进口了全新的印刷设备。
力求为所有《时报》的读者,呈现出一个完美的视觉体验。
而如今,《时报》在包国维的接连助力之下,也隐隐约约有在沪市,成为《申报》底下第一大报纸存在的趋势。
“秉文,最近文坛的风声可又是不太平了,这些家伙还真是如同狗皮膏药一般,怎么甩都甩不掉,真是映照了那句老话,树大招风!”
黄伯惠今天穿了一身明黄色的西装,脸上还戴着一副墨镜,显得十分骚包,在包国维身边愤愤然地说道。
他现在可是跟包国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存在。
时报的基本盘便是包国维的拥趸。
若是包国维翻车了,他也就玩完了。
上次,在章太炎的隐退宴会上,包国维发表出那一番言论。
再加上他是《射雕英雄传》作者金古梁的真相被揭露。
原本因为其治理疫病,而沉寂的反对派又再次露出苗头。
如金陵的吴眺、沪市的张之平,还有迅哥儿的死对头陈西滢之流。
这些人见到如今的形势,当即打算针对包国维痛打落水狗。
自古文人相轻,而包国维以十七岁的年纪,取得众多文人毕生想要的名望,实在是无法不让人不眼红。
连带着,黄伯惠的《时报》也被人骂得狗血淋头,他自己也经常被批驳为“助纣为虐”。
所以他十分的气愤。
“我习惯了,你也要习惯。”
包国维没有理会对方的歇斯底里,拍了拍肩膀笑着安慰说道。
黄伯惠从中琢磨到了味道。
他眯了眯眼睛,凭借往常的经验来说,猜到包国维一定是有了另外的安排。
“秉文看起来,胸有成竹的样子?可是又有什么惊世骇俗的诗歌出世了?”
黄伯惠一想到这个,便有些激动起来。
上一次包国维的那首《回答》,所产生而出的骚动,还依旧历历在目。
因为此事,《时报》的影响力也上了一个层次。
原本商业性质的报纸,如今也可以和文学雅事搭上边了,格调就此不同。
若是能够再来一首《回答》,黄伯惠不敢想象又会是何等的厉害!
包国维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地说道。
“你以为这诗歌是随随便便就能写出来的吗?
再说了,上次我是得了开创流派的裨益,才有那样的影响力,再写一篇恐怕会差上许多。”
“那秉文是该如何?”
黄伯惠知道,忍气吞声从来都不是对方的脾气。
只是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