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心怀惴惴的袁绍和沮授,都猛地抬起头来。
天子又送密信过来了!
袁绍连忙大声喊道:“拿进来。”
田丰推开厢房门,将密信交到了袁绍的手中。
袁绍拿着密信,并没有第一时间打开,而是对田丰下了逐客令。
“元皓且退下罢。”
这封信,只有他与沮授能看。
其他人,即便是再信任,也不能看一眼。
田丰的好奇心没那么重,既然袁绍不想让他知道,他就只能乖乖退下。
他一走,袁绍就立马将密信拆开,仔细的看了起来。
密信的开头,还是熟悉的见字如面,展信舒颜八个字。
一旁的沮授,僵硬的站在原地,屏气凝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密信里出现他不想看到的内容。
见字如面,展信舒颜。明公这段时间身体可好?在外征战,也要注意身体啊。草民在邺城,日日夜夜思念着明公。
明公不在的这段时间,袁熙散尽家财招募义从,更是在禁军当中安插了许多心腹。
草民猜测,他估计想要发动兵变,等张辽进宫的时候就让刀斧手将其砍杀,再用天子的名义夺取张辽的兵权。
一旦袁熙夺取了张辽的兵权,那真要出大事了!
盼明公能早日击退公孙瓒,还师邺城。
袁绍看着看着,脸的表情不断变化。
一旁的沮授,见袁绍看完,立马迫不及待的问道:“主公,信中写了什么?”
袁绍此时满脑子都是袁熙设刀斧手杀张辽夺兵权一事,随手将密信递给了沮授。
沮授接过密信,信中文字不多,内容却很惊人。
一盏茶的功夫,他就全部看完。
看完之后,他激动的指着密信的文字,说道:“主公,你看这字!”
袁绍探头一看,不解的问道:“这字如何?”
“若是天子,字迹岂能如此丑陋粗鄙!”沮授满脸兴奋,声音都颤抖了,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天子协由董太后抚养长大,自幼受到皇室教育,绝无可能写出这等字迹!”
袁绍闻言,这才恍然发现,密信的字跟蚂蚁爬似的。
便是他刚刚启蒙的时候,都写的比这要好!
沮授欣喜若狂,继续说道:“如此看来,主公和我之前的猜测都错了,他绝非天子!”
袁绍深以为然的点头。
他的内心深处,本就不愿意相信刘协是天子。
如今又有字迹佐证,几乎实锤了之前只是他想多了。
将密信从沮授手中拿过来,放在火中烧毁后,袁绍问道:“可曹操和杨彪、伏完、董承四人,为何要遣人来邺城?”
没有了九族消消乐的恐惧之后,沮授瞬间恢复了以往的风采。
嘴角也露出了笑容,淡淡的说道:“此事不急,主公在曹营有大量内应,可待日后慢慢弄清。眼下最紧要的是夺回邺城!”
“主公可去信一封给崔琰,问一问袁熙夺取张辽兵权之事是否属实。”
“倘若属实,主公便可坐收渔翁之利,趁袁熙和张辽争斗之时,夺取邺城!”
崔琰,出身冀州大族清河崔氏。
早年师从大儒郑玄,为刘备的同窗,亦是袁绍麾下谋士集团的核心成员之一。
同样也是袁绍去世之后,袁谭、袁尚、袁熙三兄弟争相抢夺的谋士。
后来曹操平定河北之后,先后担任冀州别驾,丞相东曹掾。
曹操称魏公后,担任魏国尚书令,中尉。
更教导过一段时间身为世子的曹丕。
但他并非因智谋和才能名传后世,后人对他的印象只有三个字美男子。
“善!”
袁绍对沮授的建言十分认可,倘若袁熙要夺张辽的兵权,对他而言的确是一个大好机会。
“崔琰假意投效那逆子,如今是他最为依赖的谋士,定然知晓那逆子的一切谋划,我这便给崔琰修书一封问问具体情况。”
……
颍川,许县。
今日曹操召集一众谋臣们议事,但杨修依然称病未至,这令他感到颇为恼火,气得当场怒拍桌案。
“他染的是什么风寒,修养了快一个月都还没养好?我看他就是假病在家,故意怠慢于我!”
曹操面带愠怒,语气很是不善。
杨修自从次称病在家后就一直没有露面,无论是大小事去请,均被杨彪以养病的理由拒绝。
甚至派去的人连杨修的面都没见到。
如此行径,让曹操不得不怀疑杨彪是不是故意令杨修称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