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4章 黄金的呼唤(1)  我在现代留过学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或者大兄看看能不能搞点钱花花。

他可听说了,近来,他阿母和大兄的浑家,带着几个孩子一起给官家织麻袋,赚了许多钱。

大兄又跟着苗太尉,去了一趟河北救灾。

听人说,因为他发现了一个险情,所以太尉直接赏给了五十贯的赏钱!

这样想着,王大枪就向着他家所在外城方向走去。

走到南熏门的时候,刚好遇到了南熏门下的肉贩们,驱赶着数千头猪入城。

几千头猪,同时从南熏门下的‘猪廊’里被人驱赶着入城。

猪群哼哧哼哧着,浑身脏兮兮,甚至带着很多粪便。

但汴京城里的大小屠夫们,却一点不嫌弃,反而一个个在南熏门两侧的栅栏里,拿着眼睛,像打量着美人一样,打量着被驱赶入城的猪。

他们在挑选着最大最肥出肉率最高的猪。

这是一门技术!

没有十几年历练,根本学不来。

王大枪被猪群拦住了出城的路,没办法只能骂骂咧咧一声,被迫留在栅栏内,等猪群被驱赶着进入南熏门内的猪圈中。

这个时候,几个孩子,捧着一大撂还散发着油墨味道的小报,也到了栅栏里。

“卖报……卖报……今日份最新的汴京新报……”

王大枪看向那些穿的破破烂烂的孩子,也看到了那些孩子的腰上挂着的钱袋子。

里面的铜钱叮当叮当的响着。

他咽了咽口水,心中的邪念,开始蔓延,但很快他就打了机灵,低下头去,不敢再看那些孩子。

因为这些孩子,虽然大都是孤儿。

家里也没有什么大人了。

但他们又随身挂着钱袋子,铜钱叮叮当当让人心动。

所以,汴京城里的‘豪侠’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些最容易劫富济贫的对象。

然而……

所有敢对这些孩子下手的人,下场都极为凄惨!

就在几天前,汴京外城的通化坊里,曾经名头最响的好汉张大拳头,被开封府抓了。

听说,开封府的官人,几乎没有审讯,就直接将其以‘强盗、伤人’的罪名,刺配熙河路。

刺配的犯人,可是要做最苦最累的活。

任是好汉,假若没有靠山照顾,也撑不了三五年。

而张大拳头不是第一个被开封府重拳出击的人。

这些日子,汴京城起码有十几个类似的倒霉蛋,被刺配熙河或者岭南了,甚至还有一个好汉,直接刺配了沙门岛。

那可是号称人间地狱,地上阎罗殿的地方。

去了的人,几乎就没有回来的!

而这些好汉,都有一个相同的死因——抢过这些沿街卖报的孩子!

被刺配沙门岛的那个,据说是因为重伤了一个卖报的孩子。

而如今开封府的明府蔡学士,眼睛里容不得沙子,最恨这种欺压孤儿,伤害良善幼童的人。

传说,这位明府亲自给开封府的推官、左右都巡检都下过死命令,要求只要有卖报的孩子报官,就要立刻从严从重从快处理!

于是,汴京城内外的好汉,现在看到这些沿街叫卖小报的孩子,哪怕明知道他们的兜里有钱,也不敢动手。

在十几个人头的教训面前,汴京城内外,再无人敢动这些行走的钱包。

王大枪自然也不敢!

“登州掖县发现新的大金矿喽!”

一个报童的叫卖声,吸引了王大枪的注意力。

登州、金矿?

他咽了咽口水,想起了故老相传的登州采金。

那都不是采金,是捡金子!

据说现在汴京城的奢遮人家之一的张三果子行的起家人,就是庆历年间在登州捡了三十几两重的狗头金发的家。

王大枪想到这里,顿时上前,对那个孩子道:“给俺来一份,多少钱?”

“五钱!”那孩子裂开嘴,笑起来。

王大枪正要骂骂咧咧,他眼角余光,看到了不远处站在望火楼上的开封府的铺兵。

于是他立刻笑了一声从兜里数出五个元丰通宝,递了过去,豪迈无比的说道:“给洒家来一份!”

那孩子接过铜钱,仔细数了一下,然后就从手里,将一份还带着油墨味道的《汴京新报》递到了王大枪手中。

王大枪接过小报,放在眼前看了起来。

他自然是识字的——他爹是上四军的天武军的禁军。

上四军的禁军是大宋待遇最好的。

而且,他家也就两兄弟,自然舍得出钱送他们去读书。

毕竟,自真庙之后,国朝人尽皆知——读书人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