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7章 廷推(1)  我在现代留过学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7章廷推(1)

紫宸殿上,短暂的平静过后。

吕公著就已经阴沉着脸,低着头出列,持芴拜道:“尚书右仆射臣公著,乞奏举大臣。”

“可!”

吕公著现在感觉,自己喉咙里,好像塞了一只苍蝇一样。

他自然看的出韩绛的用意。

人家是明牌了。

作为一个最不可能推荐吕惠卿的人,韩绛一旦真的在致仕前推荐吕惠卿。

那么,没有人能阻止吕惠卿回朝。

为什么?

人家都外举不避仇了,你们这些宰执还斤斤计较,到底有没有把国家社稷,天下大事放在心上?

官家怎么信任他们?

而等到赵煦的上上辈子,元祐时代,还是这个家伙,在旧党上台后,就开始拼命靠拢,想要纳投名状,却没有想到别人根本不要他。

直到王安石辞相后,他才开始逐渐起势,元丰以来,历任国史编修、修起居注,右正言、翰林学士知制诰、权知开封府。

“此外,朝奉大夫、龙图阁待制、兵部尚书吕大防,大防为人谦和,学识渊博,为政宽和,大防又为陛下经筵近臣,备位左右,可堪宰执。”

司马光推荐的人选,和吕公著差不多。

带着这样的心情,吕公著低着头,说道:“臣举荐,朝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御史中丞李常;常为人清正,天下知名,曾为先帝潜邸大臣,历任地方州郡,足可堪国家宰辅之才!”

于是王珪被逼无奈,只能说出那句话:上自有子,何复议之?

传说中,其他宰臣当时都没有表态。

但却被张璪在乌台诗案的时候,亲自烧毁。

他到了西府,搞不好,会掀起将兵法后的新一轮大宋军改。

虽然当过一年多的权知开封府,也做了一些事情。

所以,这个张璪才会成为赵煦上上辈子,旧党撬动新党内斗的抓手——另外一个是已经出知苏州的韩缜。

那架势,都恨不得要将苏大胡子处死,拿他的脑袋祭旗了。

千年后甚至足可成为一个国家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他在河东所作所为,就有那么一点意思了。

赵煦难免勾起了内心的一些情绪。

所以,吕公著现在恶心坏了。

虽然说吧,政治人物论迹不论心。

吕公著几乎是一口气将自己的推荐人选说完。

所以希望渺茫。

“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集英殿侍讲范纯仁,亦可堪大任,纯仁,故范文正公子也,陛下左右近臣,才学渊博,为政有声,实可堪宰执。”

过去被苏轼天天骂的王安石也极力营救。

“老夫必须和王介甫谈谈!”吕公著想着。

“这张邃明啊……”赵煦在心中摇头:“与乃祖张洎一样,都是蛇首两端之人。”

利用完了,就直接给他扣了无数顶帽子,赶出了汴京。

而这是他一直避免做的事情。

就差斩鸡头结拜了。

王安石在朝时,没有为难他。

如今,这家伙也是一般。

可吕惠卿倘若回朝……

这是张家人的常态了。

现在看来,张璪依然是那个张璪。

几乎所有人选,都在预测之中。

毕竟,不是什么人都能在强忍着恶心的情况下,还能中气十足的推荐着一个个大臣。

把他安置在那里?

东府?西府?

好像那里都不合适。

逼得章惇跳起来,直接喊出了那句话:‘言之则是从,不从则与公偕死!’。

如今,他在河东已经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才华。

李清臣,推荐的人是翰林学士承旨邓润甫。

到时候,好不容易得来的和平恐怕就要一朝尽丧。

“这张璪也该出知了。”赵煦在心中说着。

东府宰执推荐完了,就是西府的两位执政。

这一年来,其在韩绛门下,做事勤勉,无论是役法检讨,还是青苗法检讨、罢废保马法、市易法,他都冲在前面,利用着自己熟悉新法的优势,协助着韩绛,做了许多事情。

若能保存下来,足可传世。

熙宁变法时,强烈反对,但因为和王安石旧时关系不错,所以两人虽是政敌,但属于那种君子和而不同的政敌。

元丰八年,进枢密直学士,为兵部尚书。

传说是这么说的‘时宰臣韩缜、安焘、李清臣、张璪皆默然不语’。

吕公著之后,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