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食堂里面,林毅夫有些诧异的打量着眼前这个小饭馆。
“没想到北大外面,还有这样的小餐馆。”
他来到这边之后,一直吃的都是食堂。
因为身份特殊的关系也没什么人跟他交流。
这种校外的小餐馆,没人告诉他,他自然也就无从知晓。
“这个属于我们学生的第六食堂,好处是不用饭票,拿钱就可以。”
“至于坏处嘛,就是吃什么全看店里有什么食材,要是有忌口或者不喜欢吃的东西,提前说。”
李长河笑着跟林毅夫说道。
“没有,能有吃的就不错了可以改善一下生活!”
林毅夫笑着说道。
他来到这边,其实并没有带什么钱财过来,过来之后没多少钱,主要还是靠国家给他发的补贴。
虽然对他的补贴有些优待,但是说白了这年头,国家物资就这么多,他也是正常吃食堂什么的。
这几个月了,吃的也的确有些干巴巴的,现在能吃点好的,自然也觉得不错。
李长河是这里的熟客了,点了几个肉菜,要了几个馒头。
“你们在南方,应该是吃米饭为主,可以尝尝我们这的面食。”
李长河给林毅夫推荐了一下,随后跟林毅夫闲聊了起来。
两个人其实能聊的不多,毕竟还不太熟,而且有些话题也敏感。
不过饭桌上拉近关系向来是国人的传统,等吃到最后,两个人相对来说,已经算是熟络了。
“对了,林学长,我向你打听一个人,不知道你认不认识?”
吃到最后,李长河笑着冲林毅夫问道。
林毅夫闻言,有些诧异,李长河向自己打听人?
打听谁?
海峡对岸的人?
“伱是想问那边的人?”
林毅夫好奇的问道。
难不成李长河家在那边也有亲人不成?
林毅夫下意识的想到。
因为当年战争的缘故,两边很多妻离子散的家庭,这时候都在相互打听消息。
“我想问的人叫林本坚,不知道林学长认不认识!”
“他以前应该是在安南那边的华裔。”
李长河笑着问道。
林本坚是什么人呢?
这个人就是台积电的大功臣,未来光刻机领域的教父,是阿斯麦公司打败日系光刻机巨头,成为全球光刻机龙头的关键人物。
李长河不懂技术,但是他前世那本书查过资料,光刻机领域有好几条赛道。
而林本坚提出的浸润法就是让阿斯麦走上了跟原本的光刻机方向不同的新赛道,然后由此成为了全球光刻领域独一无二的新龙头。
台积电也由此跟阿斯麦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慢慢的成为了芯片行业的超级巨头。
芯片领域作为未来世界发展的方向,李长河是一定会介入的。
但是这个时代,如果直接杀入光刻机行业,其实并不划算。
一来起码在互联网技术没有爆发之前,芯片领域的使用范围是很狭窄的。
八十年代的芯片行业主要在家用电脑和游戏机。
但是家用电脑那个时候以商务办公为主,个人家庭采购量不算大,整个市场都没有扩散开。
作为芯片上游的上游的光刻机更不用说了,技术很重要,但是市场确实就那么大。
芯片产能真正的大爆发,要等到手机和互联网的崛起。
手机芯片以及电脑和互联网的搭配下在全世界铺开,再由此进入信息时代,包括汽车等行业全部进入这个行业。
那才是芯片产业的爆发时代。
所以说,李长河其实也不着急,但是不妨碍他提前布局。
阿斯麦的前身是飞利浦集团旗下的一个光刻小组,但是这个小组生存环境并不好,再跟林本坚的技术合并之前,属于快倒闭破产的那种。
但是对方手里有一项专利技术储备,好像是紫外光方面的技术。
总之,李长河记得,阿斯麦的技术加林本坚的浸润法联合起来,就成了最高端的光刻机技术。
李长河的第一选择是最好能介入到阿斯麦的这条赛道中,截胡林本坚,然后搞一个类似台积电的公司,跟阿斯麦合作,再慢慢的转化自己的技术。
但是这个计划并不保险,因为林本坚这个人,对大陆并没有什么态度,所以未必会有什么爱国情怀。
即便是李长河用假身份收拢他,未来也不能保证,他一定会按照李长河的计划走。
所以在此之外,李长河还有个备用计划,那就是搞一个研究所,研究林本坚的学术。
说白了,就是盯着林本坚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方向,直接派人开始高仿,跟着他的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