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蜀汉如何能赢  诸葛亮三顾茅庐请我出山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马文才作为荆楚人士,本身家世显赫,旅行到蜀地,结识赢子夜之后,便引以为知己和至交,为了与赢子夜有更多的时间相处,他竟直接在道明山住下了。

三年来他们无数次同榻而卧,促膝交谈。

马文才对赢子夜的很多观点早已经烂熟于心。

有好些日子没有见到赢子夜了,马文才颇感无聊,而现在有四个人愿意听自己讲话,他一时间兴致盎然,心中愉悦无比。

因此,他说到激动处,根本没有意识到诸葛亮的异常反应。

这勾起了马文才继续讲述的兴致,虽然他对当今大势一知半解,大多数都是听赢子夜的论断,但作为赢子夜的至交,他自己也觉得与有荣焉。

马文才没有看诸葛亮四人的表情,只是替他们斟满茶水,继续侃侃而谈道:

“子夜曾多次对我讲,只要‘刘关张’忠实的去履行诸葛丞相的《隆中对》,则天下可定,复兴汉室大业可成,可惜天不遂人愿,导致蜀汉陷入今日被动的局面。”

诸葛亮喝了一口茶,平复了一下情绪。

他对马文才的讲述越发感兴趣,也想间接的通过他了解赢子夜的“高见”。

诸葛亮自知自己的《隆中对》如果被全部践行,自己现在绝对不会如此辛苦,但他还是想知道,赢子夜是出于什么原因,如此笃定的认为,自己的《隆中对》就是最好的策略。

于是他连忙问道:“赢子夜为何如此笃定,只要践行诸葛亮的《隆中对》,则天下可定?”

马文才冷哼了一声,缓缓道:“诸位可知,刘备刘皇叔在得到诸葛亮之前,为何总是疲于奔命,到处受欺挨打?”

“为何?”杨仪和姜维几乎同时出声。

马文才长舒了一口气,沉声道:“因为在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是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最终策略,虽然他们兴复汉室的目标无比坚定,但没有一个可以执行的最终策略。”

“子夜将这个最终的‘措施或策略’,称之为【战略】,一直以来,他们都没有【战略】。”

这个词是诸葛亮第一次听到,真的恰如其分的解释了《隆中对》。

诸葛亮心中顿时一惊,赢子夜竟在无意之间,创造了一个新词——【战略】。

“诸葛亮为何能一下征服刘备,让其有如鱼得水之感,就是诸葛亮提出了这样一整套可行的战略计划。”

马文才兴致盎然,边喝茶边侃侃而谈道。

“北让天时与曹操,东让地利与孙吴,而刘皇叔取人和。自古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

“先占据荆州这个重要的战略枢纽,后取益州的千里沃野,待这两块‘根据地’平稳之后,勤修内政安民,外和东吴孙权,一面效仿当年高祖皇帝等待时机,谋定天下。”

此时,诸葛亮又是一愣。

自己又学到了一个新词——【根据地】。

“诸葛亮的规划是,等天下有变,则蜀中之兵,从荆州和益州两个方向进攻,荆州取中原,益州取秦川,这两条线路,只要又一条能成功,刘皇叔便能复刻秦统六国高祖灭项的故事。”

诸葛亮长舒了一口气。

当年自己为刘备献上《隆中对》,不仅是关羽与张飞这样的人,理解不到,其实就连刘备的内心,也是有一定的怀疑的。

却不曾想,这个自己素昧蒙面的年轻人,竟然将自己的规划,领悟得这么深刻。

“可是,后来怎么做的呢?”

说到这里,马文才竟是将茶杯猛的向桌案上一敲,并赫然起身道:

“可是,后来他们怎么做的呢?关羽大意失荆州,张飞直接被小卒所杀,刘皇叔举倾国之力伐吴失败……将一片大好局面搞得稀烂,独留诸葛丞相一力苦撑,诚可悲,可叹也。”

听到这里,诸葛亮竟猛的咳起嗽来。

“取西川和汉中之后,刘备就应该多花时间巩固后方,但并不需要他亲自坐镇,让诸葛丞相坐镇即可,一面让诸葛丞相主导维护东吴的关系,与之交好,然后刘备当亲自前往荆州驻守,当关羽打出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战绩之际,刘备就当以荆州作为主攻方向,令张飞或赵云从汉中出发作为配合方向,同时向曹操进攻。”

“当时曹操都要迁都了,宜当一鼓作气,兵指中原。”

马文才越说越激动,越说越大声,手上也开始出现动作,仿佛不如此,则不足以表达心中的愤懑之情。

“荆州,乃是交通要塞之地,距离曹营不远,地势平坦,最易于进攻。退一万步讲,就算失败,也可以有西川作为退守。”

“汉中方向地形崎岖,易守难攻,从汉中出发作为配合方向,就算失败,也容易防守,敌人很难攻得进来。”

“东吴方面,这群鼠辈自然是以交好为主,委之以利益,让其坐山观虎斗阻止其背后捅刀即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