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诸葛亮的丞相府。
太阳还没有升起,丞相府门口,便被一百多名朝臣给堵住了。
“请开门,我们要见丞相,我们有要事与丞相商议。”
“诸葛丞相,两京制万万不可实施啊,一旦实施,不仅劳民伤财,整个大汉都要分崩离析啊。”
“丞相,现在大敌当前,蜀中经不起折腾啊,望丞相念及大汉黎民百姓,以天下苍生为念,求请陛下收回成命。”
“.…..”
长史杨仪打开丞相府门,正要说话。
这些朝臣哪里等得及,一窝蜂的就往丞相府中赶。
很快就将议事大殿堵得水泄不通。
诸葛亮穿着睡袍,举着羽毛扇子,睡眼惺忪的站在这些人的面前,他眼冒凶光,厉声道:“两京制是陛下的旨意,你们找本相作甚?”
主簿雍茂神情悲哀道:“丞相啊,按照陛下的划分方式,我出身在益州,会被划分为益州派,去往南边任职,可丞相知道,臣从最开始就追随先帝,从徐州,到荆州,汉中……我怎么成益州派了?”
督农彭羕道:“两京制的方案中,要让臣去考察南方建都之地,臣实在难以从命啊。”
谏议大夫费诗道:“臣从来只尊大汉,对陛下的衷心苍天可鉴,臣不属于任何派别,现在让我选边占,还不如让臣死了算了。”
廖立道:“两京制是动摇国本,丞相应当比我们所有人都清楚这个事情的危害啊。”
紧接着,杨汰、黎韬、裴俊、杨颙、程郁等数十名朝臣,皆是纷纷建言,声称两京制不可实施。
诸葛亮在认真听完他们的话语之后,神色悲痛道:“诸位的意见,我都听到了,但是两京制是陛下的圣旨,既然是圣旨,岂能朝令夕改?”
“大家遵命执行吧!”
最后,诸葛亮义正言辞的说道,并吩咐杨仪送客。
诸葛亮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两京制必须实施,而且要立即实施。
这一百多名朝臣在丞相府碰壁之后,他们怀着滔天的愤怒,直接往尚书令李严的府上冲去。
诸葛亮待这些人走远,缓缓坐在府上的一处木制台阶上。
他穿着睡袍,睡眼惺忪,面上却是露出了欣然之色。
杨仪来到诸葛亮的身边坐下,不解的问道:“丞相,您已经下定决断,要实行两京制了吗?”
诸葛亮摇了摇羽毛扇,一副胸有成足的样子,轻声笑道:“你看看这些朝臣激愤的样子,这个事情能实施下去吗?”
杨仪连忙道:“丞相一开始,就没有打算真正的实施?”
诸葛亮长叹一声道:“两京制,真要启动,那就是劳民伤财,我大汉哪里经得起这样折腾,但是经过这一次之后,朝廷中,怕是不会再有嫌隙,不会再有荆益两派之争了。”
杨仪当即倒吸了一口冷气,他到这个时候,方才看出诸葛亮的用意所在。
【以退为进,以攻为守,不战而屈人之兵。】
诸葛亮看着杨仪,语重心长的道:“你和姜维还是不一样,他思路宽广,大开大合,而你做事向来谨慎,对于朝廷政争权斗,得使用一些非常人之法。”
杨仪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
诸葛亮又道:“你只需要观察,要不了两日,事情就会见分晓,所谓的益州派,从此便不复存在,当然,所谓的荆州派,也不存在了,朝廷之上,会拧成一股绳,谁也不敢再相互攻讦、倾轧……”
杨仪皱着眉头,略有思索,仿佛在消化诸葛亮的话。
而诸葛亮却是抬头看着天空中的白云,神情复杂道:“这样一出高妙之计,要不是那道明山的天纵少年的点拨,我怕是一辈子也想不出来,不动刀兵,不流一滴血,让所有人团结一致。”
“丞相,这,算是阴谋吗?”杨仪语气喃喃,小声道。
“不,这不是阴谋,如果真要拿阴谋对比,这是光明正大的——阳谋。”诸葛亮表情严肃道,“我这一辈子,绝不搞阴谋诡计,威公,希望你将来也一样。”
杨仪仿佛醍醐灌顶般,使劲的点着头。
诸葛亮怅然道:“所以,我们得把道明山的天才少年请下山,只有他在我们的身边,大汉的复兴,才有希望!”
……
两日后,刘禅收到了尚书令李严的辞官归隐的奏疏。
这一次,他没有再征求诸葛亮的意见,直接在奏疏上批了一个字——准!
当日夜里,李严来到了诸葛亮的丞相府。
诸葛亮以上宾的礼仪接待了他。
李严过来的时候,喝了不少酒,整个人的神情,显得非常的疲惫、憔悴。
他衣衫不整,头发凌乱。
坐在诸葛亮的面前,他早已经放浪形骸,再不顾及形象了。
当日诸葛亮正约了姜维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