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后,众人回到军营,各自回营休息。
对于朱慈煊,此次“小试牛刀”算是过去了,可对于军中其他人来说,自己的“英勇表现”却才刚开始传播。
接下来的日子里,营中四处传播着新皇帝率领十八骑轻松歼灭敌人,而己方毫发无伤的英勇事迹。
刚开始还算正常,只说敌军是二三十人,比明军多不了多少,所以才轻松取胜。
可慢慢的,传的却越来离谱。
敌军的数量由二三十人变成了二三百人,而且都是强大的满洲八旗,并非普通的绿营兵。
而朱慈煊的表现更是传的神乎其神。
明明只杀了一个敌人的他被传成“赵子龙转世”。
说他在敌军阵中七进七出,一人便斩杀一百多敌人,杀的敌人丢盔弃甲,抱头鼠窜。
这些话传到朱慈煊耳朵里,听得他都有些脸红。
但仔细一想,这也是好事。
最近新加入的明军义士、百姓,有些人对“太祖托梦”的传闻有所不信。
可这件事传开后,他们不仅相信了“太祖托梦”的传闻,而且还跟着相信了“子龙转世”的传闻。
一时之间,军中将士士气大振,只觉得在新皇帝的带领下,荡平清军,光复故土,便如探囊取物一般。
不过,深知事情真相的朱慈煊对自己的实力还有着清醒的认识,对整支军队的战斗力也有着清晰的认识。
他可不敢贸然向清军发起进攻,而是继续实施自己“殖民南洋”的大计。
这日,他将李定国等将领召进营帐问道:
“元帅,经过这些日子的招揽,如今军中有多少人?”
李定国对军中情况十分了解,如数家珍道:
“回陛下,这些天来,我等虽然尽力招揽,但周围皆是群山,村寨较少,所以招揽的百姓不算多,只有一万五千左右。”
“但好在云南抗清义士众多,所以来投奔的兵卒极多,要有两万之众。”
听到已经招到三四万人之多,朱慈煊心中大喜,又继续问道:“这些人可都是汉人?”
“大都是汉人,但也有些是当地土司及他们的族人,这些人不愿做鞑虏奴才,表示愿意随我们前往更南方的地方。”
朱慈煊心想:“有明一代,云南基本都在大明掌控之中,由沐氏世代镇守,大部分当地少数民族都是忠于大明。
“所以从广义上讲,这些土司及他们的族人也算是自己人,值得信任。”
于是他说道:“只要是愿意追随我们的人,都要带着离开,以免他们遭受鞑虏残害。”
“是,陛下!”李定国等人应道。
随后,朱慈煊又问道:“军中粮草如何?”
“回陛下,粮草颇为匮乏,如今营中人数又增多数倍,所以支撑不了几天。若是行军的话,消耗会更大。”
“行军的话,能支撑几天?”
“若是省着点食用,应该可以支撑十天左右。”
听到李定国的回答,朱慈煊在心中盘算了一会道:“应该足够了!”
随后,他从“龙椅”上站起来对众人说道:
“如今,咱们兵多将广,又有数万百姓协助,足以在南洋诸岛立足。
“再且,如今不时有斥候侦查到清贼身影,咱们军营所在早晚会被敌人发现,因此,前往南洋之事需尽快开始。”
听到即将实施“太祖复国之计”,众将领都是既紧张又兴奋。
“陛下,何日启程?”靳统武急切的问道。
朱慈煊向前走了两步,然后用眼睛扫视众人说道:
“择日不如撞日,各位听令,尔等今日回营后,收集武器、粮草,召集将士、百姓,待准备完毕后,便出发前往南洋!”
“是!”
众将领得令后,便各自回营准备。
这些人不亏是大明最后的精锐,行动迅速,只过了三四日,便召集完将士、百姓,收拾好行李、物资。
万事俱备,只待启程!
这一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三万将士,两万百姓,皆在营中列阵,准备出发远行。
朱慈煊站在一个较高的山石上,对着下面的五万军民喊话道:
“自清贼入关以来,烧杀劫掠,无恶不作,无数百姓被其杀害,无数城池被其损毁。
“又颁布剃发易服令,割百姓受之父母之发,变我族千年之服饰,令天下人痛恨。
“只可惜我朝内斗不止,不能齐心协力共同抵抗鞑虏,故而被鞑虏各个击破,以至于此。
“幸得太祖皇帝在天有眼,见我辈遭异族屠杀凌辱,于心不忍,故而托梦于朕,令朕率各位义士赴南方沃土发育实力。
“待天下有变,再共同北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