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只说梁山好汉刚攻打大名府时,那时大名府城还没有被攻破,梁中书和蔡夫人也还没有被捉,梁中书更没有被石秀审问死,梁中书听从闻达等人的建议,派人去附近州县求援的同时,也派人去给蔡京送信,请蔡京催促各处迅速出兵救援北京大名府。
大名府附近的州县本有心去救援大名府。
可谁都没想到,梁山好汉一战就打下了大名府城,根本不给别人救援的时间。
各州县的主官再派出斥候、哨探前往大名府一探,很快就探明了,江鸿飞在打下大名府城了之后,并没有随便抢抢就跑,而是派大军占据了各个关隘要道,摆出要迎战各路援军的架势。
这让那些准备等梁山军撤走去大名府捡个大功的各個州县的主官,一时之间全都不敢贸然出兵了,就是出兵,也是一天走一二里,再休息个三五日,以龟速向大名府进军,力图避免跟梁山军交手。
而蔡京在收到了梁中书的求援信后,心下一惊,他是真没想到,当初他迫于形势而放过的那伙小小的贼寇,现如今已经猖獗到敢打大宋四京之一的地步了。
蔡京道:“贼寇安敢如此大胆,你据实汇报!”
来人跟蔡京说:“小人出来时,梁山贼首江衍已然率领众贼寇将北京城围了,此前李成、闻达两位都监出战,两战两败,折损了近两万人马……”
蔡京听完,不动声色地说:“鞍马劳困,你且去馆驿内安下,待本相会官商议。”
来人又禀报道:“太师恩相,北京危如累卵,破在旦夕,倘或失陷,河北县郡如之奈何?望太师恩相早早遣兵剿除这伙胆大妄为的贼寇!”
蔡京一挥袖子:“不必多说,你且退去。”
赵宋王朝的中央行政体制是二府三司制。
二府指中书门下(政府/东府)和枢密院(枢府/西府)。
三司指盐铁、度支和户部。
宋初三省虚置,另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办公机构,掌握行政权。
枢密院掌军政。
三司掌财政。
二府三司制将行政、军政、财政等权分割,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
蔡京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相不假,但蔡京却没有调兵权,至少在名义上是这样的。
有调兵权的是枢密院。
而目前掌管枢密院的正是,早年在西征唃厮啰王朝的过程中崛起,收复陷入吐蕃之手已达三百年之久的青唐地区,开边幅员广阔达三千余里,招降将领两千七百余人,户口七十余万,让赵宋王朝的边境西过青海,直至龟兹国界,以太尉为陕西、河东、河北宣抚使,接着又命为开府仪同三司,领枢密院事、更九镇、太傅、泾国公的大宦官童贯!
蔡京派亲信去将童贯请来,跟童贯先沟通一下江鸿飞率领梁山军兵围大名府城的事。
童贯知道,大名府梁中书是蔡京的女婿,否则蔡京肯定不会操心此事。
这个面子,童贯肯定要给蔡京,毕竟,他还有事要求蔡京。
于是,蔡京和童贯联袂去了枢密院,童贯召集三衙太尉都到节堂商议救援北京大名府一事。
童贯示意蔡京来说此事,他不介意。
蔡京才将江鸿飞率领梁山军攻打大名府的危急之事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然后说道:“北京不容有失,失之,既有辱国体,亦会教河北生乱,影响巨大,谁有退敌良策尽可言之,又或者有何良将可退贼兵以保城郭亦可荐之?”
就在不久前,由于淮西的王庆闹得太凶,都惊动了赵佶,赵佶亲自下旨督办,声称必须剿灭这伙贼寇。
蔡攸以为这是一个捞取战功的大好机会,便亲率数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奔赴淮西,结果被王庆打得丢盔卸甲逃回京城。
有蔡攸那个例子在前,谁还敢轻易接下这个苦差?
而且,蔡攸有赵佶照应,战败了,丧师辱国,可以不予追究,别人可没有赵佶这么好的朋友。
关键,很多人都听说过,王庆只是四大寇当中的后起之秀,江鸿飞却是四大寇之首。
王庆都这么能打了,江鸿飞岂不是更厉害?
所以,面对蔡京的询问,众官互相厮觑,各有惧色,没有人接这个茬。
有人可能想问,赵宋王朝已经弱到了这种地步?连伙匪寇都没有人敢去打了?
怎么可能。
这几年之所以让水泊梁山、龙虎山、房山这些贼寇做大,真不是因为赵宋王朝没有实力剿灭这几个山头,而是因为赵佶、蔡京、童贯君臣志不在剿匪这点小事上,而在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件大事上。
当年,收复青唐地区了之后,赵佶、蔡京、童贯这铁三角隐隐有了自宋初以后赵宋王朝最有作为君臣的样子,当时举国欢腾,朝野轰动,亲自率兵完成这一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