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三章 这国,迟早得亡啊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些人要当流寇的原因。

情况无非也就两样,第一,天灾,活不下去,不得不落草为寇;第二,人祸,像是一些地方官长摊牌徭役过重,还有变本加厉的。

而且……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流亡,原来的州有三十个县,赋税徭役也是按三十个县来算的,现在逃了一半,就剩下十五个县了,可还是按照原来三十个县的来收,那这百姓的压力,自然也就成倍地增加了。

赵昕以为,这个问题也必须好好地解决解决。

估计怕是得重新划分州县。

重新统计人口。

可考虑到大宋这吏治问题十分地严重,这估计怕是想要一下子便实施起来,也是有点难。

讲武殿内。

赵昕一一听取了一百户百姓的真实情况,接下来便道:“既然你们都如此困难了,一年的收成,等交完了税,也就只够吃上半年不到,至少半年要挨饿,那你们以后就跟着我混吧。”

一百户家庭,喜出望外。

赵昕也只能是丑话说在前面道:“其实我也不是很富有,不过……若是你们能够努力工作,想来,这想要吃饱饭,还是没什么问题。”

一个个便道:“只要豫王殿下能给口吃的就行。”

赵昕便道:“有没有不愿意的?不愿意的,可以自己回去。我会让人给你们路费以及误工费。”

傻子都不可能不愿意。

赵昕看了看所有人,便道:“那这事就这么定吧!”

正好他的织布厂,也需要扩增人手。

此时此刻,也算是为国家的和平安定,做了些许贡献了。

不过……

赵昕怎么感觉有点不对!

话说,这庆历新政,不是范仲淹跟韩琦这些人搞的么?

难不成……

由于自己表现得太过于聪明了,以至于他爹爹直接把范仲淹、韩琦给无视了?

事实上,赵昕不知道的是,一开始赵祯让范仲淹、韩琦回来的时候,两人都是推托的。

甚至即便是回到了朝中,两人都是一言不发,只是照常地完成两府的日常事务而已。

并没有立马就提出要进行什么新政。

至于理由,也很简单,积弊太深,这不是一时片刻,就能改过来的,而且阻力说不定会很大。

如果非要改,必须得有大毅力。

然而……

这两人大概是看出来,赵祯并没有什么大毅力吧。

赵昕对宋史了解极少,自然也就不知道这些。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