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遇梁山刘唐一伙,对众人而言,也没什么好惊讶的。
就跟当初晁盖、吴用,知道杨志所押生辰纲,要途径不远处的黄泥岗。
李鄂、曹正在青州府雇了石家兄弟,出城十余里就遇上险道神郁保四一样。
无非,郓城巡检、青州牙行里有各自的暗桩而已。
这跟当初曹正带着李鄂下山,兵器可以藏在府城之外的暗桩处,也是一样的道理。
兴许他们一行人,还没进郓城地界的时候,就已经被盯上了。
没有眼线、没有消息,为匪做盗,也不是件易事,冬日里更难。
将赤发鬼刘唐一伙,就地用腰带捆好,如李鄂所说,今天日暖,即便光着,只要不睡着,也不会被冻死。
“二郎,刘唐吃了亏,只怕梁山泊的天王晁盖不会善罢甘休。”
扒了赤发鬼一伙的衣物,杨志舒了一口恶气,鲁智深却有些担忧。
江湖军伍相通,有些时候,失了面子比死了都难,这位西军提辖也怕梁山一伙不依不饶。
有些人不想见归不想见,但还不至于生死相搏。
“鲁达哥哥,我知你为难之处。
再来就再饶他们一遭,但事不可接二连三。
可一可二,三次再来,就该兵戎相见了。
估摸今日咱们也不可能启程,就在渡口等着他们好了。”
见李鄂还有章程,鲁智深也压下心中担忧,在花荣的指引下,一行人跋涉半天,就来到了黄河渡口处的魏家寨。
身处黄泛区的魏家寨,跟清风寨差不多,也属大宋巡检的一支,只是有些半团练、半厢军、半漕运的性质。
自哲宗朝治河失利,黄河京畿路末段、河北路中前段、京东路整段,形成了大面积的黄泛区。
好在每年黄河决口,大水多半都往北而去,京东两路受影响的地区,只有沿河一带。
而郓城周边的八百里水泊,无疑就是黄河京东段的一个泄洪区,受影响最深的地方。
自哲宗之后,黄河漕运的渡口,也是随时而变的。
处于荒原之中的魏家寨,本是临河的村子魏家集,因地势稍高、故土难离。
恰巧黄河漕运又需要附近的渡口,原本的魏家集整个村子便投了济州府,以减免税赋的形式,成了现在的魏家寨。
这些就是李鄂等人进了魏家寨后,村中魏太公的介绍。
魏家集的人故土难离,除了税赋之外,还有一個原因就是,魏家集在真宗朝的时候,出了一员可跟杨家将媲美的人物。
右骁卫大将军、虢州都监、康州团练使魏能。
魏能少年离乡从军,虽说没能成一魏家将门,但他率军对抗契丹的时候,魏能也顺路照顾了一下乡里,在村中传了军中武艺。
能出一个大将军,对魏家集的村民而言,这里就是他们的福地,别的村子都迁走了,魏家集的人们,还要为另一个大将军守望故土。
虽说黄河年年发水,但底层小民自有生存之道。
投了漕运,魏家寨上下不仅可以免除税赋,还有一定量的补贴。
只要不是大水漫灌,魏家寨周边的荒地,每年的产出还算是极为富足。
没了税赋缠身,魏家集近些年的日子算是过的不错。
进了寨子,问过魏太公,如李鄂说的差不多,漕船并没有如约抵达,究竟何时到来,魏家寨上下也说不清楚。
因为投了漕运,魏家寨村中也建了仓库房舍,住人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只是临近年关,魏太公也说了村中的窘迫之处,粮食虽有,但肉食不多。
村中养的几头猪,还要作为年猪养着的,只能提供给李鄂等人村酒、咸菜跟粮食。
对此李鄂也不以为意,没有肉食,杀头驴也就有了。
带着驴上路,李鄂想的就是作为食材,驮运行李、物品,有人有扁担也就够了。
落下宿头后,李鄂安排曹正杀驴炖肉,本想用驴肉换魏家寨的粮酒,但魏太公却强忍着拒绝了,只要了五贯钱做粮酒费用。
从曹正炖煮驴肉的陶锅,也能看出魏家寨的窘迫之处,所谓日子过的不错,也只不过能吃上饭而已。
如今虽说有了铁锅,但铁锅可不便宜,跟铜差不多,铁也可以铸钱,一口铸铁锅,几十斤重,也不是一般家庭能买起的。
李鄂的钱来的容易,对物价不怎么在意,他目前在意的只是一个安稳的生活。
有了二十八宿,日子就安稳了一半,午饭就着驴肉吃村中浑酒,酒到兴处,李鄂便拍着大腿为节拍,唱起了‘就恋这把土’。
‘就是这一溜溜沟沟,就是这一道道坎坎。
就是这一片片黄土,就是这一座座土山。
就是这一星星绿,就是这一滴滴泉。
就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