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陈平安所言的商业竞争,似乎有一些道理,不仅仅可以用在纸商一道,也可用在茶商、布商、粮商等行当中。
是商业竞争,而非商贾逐利。
这两个词,表达的意思,其中的深意也有所不同。
魏徵感觉自己好像是抓到了什么点,却又差了那么一步,被什么东西给限制了。
李世民听完杜如晦的建言,又看向了陈平安,却又略过了他,看向了房玄龄。
因为他不想让陈平安成为众矢之的,和上一次建造科学院一样,最后落得个难办,那就不办了的结果。
陈平安既然提出了造纸司,说出了几点大道理,那自然肯定是有用的。
不仅如此,李世民在陈平安几个月以来的思想灌输之下,其实还想到了一点。
那就是纸商税!
只不过,征加这个税,肯定不是他这位大唐帝王开口提出来。
的有个人提出来,背上这个锅。
很明显。
在后来能够深得帝心的长孙无忌,很快就想到了这一点。
“陛下,臣以为,造纸司可行!”
长孙无忌抱拳,大声说道。
“有了这个新纸技术,完全可以建立造纸司,雇佣纸匠们来造纸。”
“朝廷要用纸,必须也要拿出钱财来买,不过以最低价,也就是可以计算出造纸的本钱,不管是花费的材料、人力等,算出每一张纸的本钱。”
“朝廷可以在本钱的基础上,多给一点儿,算作造纸司给朝廷供应纸张的盈利。”
“在保证可以供应给朝廷的纸张之外,把那些多余的纸张拿出去卖,也不是不行。”
“关键是,朝廷要在此基础上征加商税。”
“既然有了纸商,形成了行当,那必然要缴纳商税!”
“不然,陈平安辛辛苦苦改良了造纸术,就这般直接公告于天下,让各地造纸的作坊,都能够用上如此上等的手艺,造出来品质绝佳的纸张,还用来赚钱,岂能就此让他们白白与读书人争利?”
“既有纸商,必有商税!”
长孙无忌的话,让很多人眼前一亮。
陈平安都不免多看了几眼,不愧是未来几乎是只手遮天的人物。
现在就已经懂得如何简在帝心了。
李世民听着长孙无忌的话,那心思,一开始还很高兴,可是很快就又想到了陈平安写的史册。
在那史册上,长孙无忌于他死后的那些所作所为,说实在的,多多少少也是让李世民心中有一些膈应。
辅佐李治登基为帝,倒是真的做了。
可在那时候。
他要是不辅佐李治登基为帝,他还能辅佐谁?
要是真的辅佐了别人。
恐怕,他不用几年,就可能引火上身。
毕竟,那时候,皇太子李治可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
他不辅佐自己的亲外甥,却要辅佐一位和自己没什么关系的皇子吗?
不可能的。
辅佐李治登基为帝倒是做得还算是不错,对得起自己托孤大臣的身份。
可是后来的所作所为,那真的是让李世民膈应。
李治登基为帝之后没多久,就逼死了李恪。
李恪如今已经七岁,在李世民登基为帝之后,加封为汉王,也是深受李世民的宠爱。
长孙无忌却直接逼死了他生前非常宠爱的儿子,就算是有着为了李治帝位稳固的缘由,那也不行。
要是你最后为了李治的帝位,为了大唐,真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也就罢了。
可是,李治登基为帝之后,你本应该慢慢地归还本属于皇帝的权柄,最后就算是告老还乡,也是无可厚非。
可杀害皇室,就是给李世民的心中留下了一根刺。
不过,长孙无忌现在的一番话,那是说到了他的心口上,也是有理有据,本就是他想要的。
“辅机所言确有一番道理。”
李世民赞许地点了点头。
魏徵也是感觉到眼前一亮,抱拳道:“长孙仆射所言当真是治国良策。”
“臣也以为,建造纸司可行,乃是利国利民之策,不仅可让朝堂百官能用上纸张,也可低价售卖,便于天下读书人学文识字。”
“征加商税,亦可规范纸商,让他们不可胡乱营商,影响到读书人买纸。”
有了长孙无忌带头,然后魏徵也表示支持建立造纸司,然后征加商税,那自然也会有第三人。
至于李靖、李勣等人,则表示这些和他们是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根本就不想掺和这一国策。
当然,主要还是他们都是武将,若论战场杀敌、排兵布阵,他们是能手。
若论这造纸司的利与弊,他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