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李世民撑腰,还有着裴明礼、何潘仁等皇商的大力合作,各种技术,也都能卖出一个价格,同时,还能推动整个大唐的工业发展。
就好比,纺织机的持续改良,如今生产布匹的速度远远超过了贞观二年以前。
布匹的质量也越来越好,存量也越来越多。
粗布已经慢慢地淡出中原的市场了,就算是外销,用的也都是上号的丝绸。
因为可以卖出一个高价啊!
现在的丝绸之路的商品,一般也都是精品。
毕竟,就算是那些未曾教化的番邦之贵族,也是知道商品质量的好坏。
也不都是傻子,败家子。
将作监的改变,也就高士廉是朝堂之上唯一看在眼中的人,其次就是长孙无忌了。
至于其他的朝臣们,只知道将作监如今的规模非常大,工匠非常多,并且依靠琉璃发了财。
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产品产出,卖出技术,得一笔不菲的报酬。
除此之外,所知道的也并不是很多。
将作监因为陈平安的出仕而产生了改变,好像是变成了一个有一点儿特殊的官署。
当初,也有人弹劾将作监身为大唐官署,主要是担任制造军器,结果却做起了生意,已经违背了将作监的初衷,并且官商勾结等。
李世民则是直接把将作监盈利,发了工匠们的工资,以及各种因为制造出来新品,卖出技术,得到报酬,从而嘉奖的奖金之外,其他所得,全部上交给了国库的账单,甩在他的脸上,一些大臣们看完,直接闭嘴了。
将作监给国库赚取了那么多的钱财,几乎是将作监工匠们的俸禄、奖金的两倍之多。
国库也因为将作监,多了不少的收入。
户部的所有官吏们对于将作监和商贾们一起做生意,都是选择了闭嘴。
他们可是清清楚楚将作监一年下来的收入,为国库充入了多少的钱财。
陛下怎么可能会放弃这个钱袋子呢。
从这之后。
也就没有官吏弹劾将作监和商贾们一起做生意,什么官商勾结了。
除非,他也能给国库充入这么多的钱财,制造出来这么大的价值。
高士廉虽然是将作监的主官,不过,他对将作监的了解,也并不是那么的全,将作监新建立起来的工业园区就成了整个将作监最机密的地方了。
这里是做研究的地方,可以说将作监所有的新式产品、工具乃至武器、药品都是这个院子里的人研究出来的。
这个工业园区的防卫非常严格,那些工匠吃住都在里面,并且每一次的休假,那都是直接从另外一个通道离开。
而且,里面的工匠也都是陈平安、高士廉、田季三人挑选出来的,能够信任,并且办事沉稳,手艺也还不错的工匠。
李世民还派遣了他的亲卫负责管理这新的工业园区的防卫工作,对进出工业园区的人,进行严格盘查。
不能给从里面带出去一样物品,也不能从外面带进去一样物品。
就是高士廉想要进去看一看,那都要申请,说明原因,得到田季审批,并且交给陈平安批复。
那里,采用的就是最严格的管理,而工匠们的俸禄也是非常高的。
其次,关于标准化这一点,将作监现在无疑是领先了大唐整整一个时代的差距,从长度到重量,从体积到密度,将作监的工业园区在陈平安的带领下全部弄出了一整套的新式标准。
陈平安也没有推行什么阿拉伯数字,毕竟这也需要一段时间学习和适应。
为了能够让这些工匠们快速适应,用的还是汉字,不过,是简化版的汉字。
没办法,这已经不是先进不先进的问题了,而是代差的问题了。
对于一个理科生来说,想要树立标准,也比较简单啊,全部都是十进制,算起来也轻松。
再加上,王莽发明的游标卡尺,根据大唐现有的尺度标准,进行二次完善就可以了。
没有必要完全用千年之后的那个刻度来要求大唐的工匠们,这时候的一尺、一丈,也不是不能用。
陈平安来习惯这个时代的尺度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让大唐的工匠们去习惯千年之后的尺度。
不过,还是要有一个精确数字,一寸、一尺、一丈,这还不够。
必须要教会他们小数,要精确到毫米才行,这样就能够减少误差。
然后游标卡尺、量角器、圆规等一系列工具,也伴随着陈平安在工业园区制定标准的时候,给弄了出来。
用的是大唐现在的尺度单位,然后呢,先做一个大概,根据陈平安在图纸上面的要求,进行不断加工,最后得到了最为精确的工具。
而工具这东西吧,好不好用上手就知道。
将作监的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