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8章:黄老之学和信息多元化  贞观公务员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边与大唐交界的少数民族政权纷纷臣服于大唐,采用羁縻政策来控制当地民族,并促进经济和文化交流。这种政策使得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大唐得以相互渗透、相互学习。”

“这个时期,番邦商人、使节、学者、僧侣和学生大量涌入大唐,他们带来了各自的文化和技艺,与我们的文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融合。”

“而这种现象也叫做多民族共生论,也就是说,大唐其实算得上是史上最包容万象的王朝。”

“不管是朝野上下,都有着突厥、吐蕃、吐谷浑、东瀛等番邦的人。”

“史册上,在开元时期,这些番邦的人对大唐最为忠诚。”

“当然,凡是也有例外,有人对大唐忠心耿耿,也有人野心勃勃。”

“但是以长治久安来说,这种包容也并不是什么坏事儿。”

“所谓的稳定的根基,还是在于制度,在于朝堂之上,在于这三省六部,以及坐在陛下这个位置上的帝王。”

“故此,想要解决这种边关之患,其实主要还是薅羊毛,薅完了羊毛,这些番邦的子民们会慢慢地把自己当做是唐人。”

“若是他们也有了以自己为唐人的骄傲,拥有了自己是唐人的自豪感、民族感。”

“那么,大唐的边关就不再是面对突厥、吐蕃、高句丽、南蛮等祸患。”

“而是面对波斯、拜占庭等更西方的帝国,还有东瀛、南海之外的海外番邦。”

李世民再一次点头,这就和陆权论、海权论又有了关联。

不得不说,人只有吃饱了饭,才会有着学习、探究、钻研的动力以及时间。

如今的大唐的大部分人还在为了吃饱穿暖而着急,根本就不可能想着去钻研学问。

千年之后大部分百姓都能吃饱穿暖,所有的子民甚至是都要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这种大环境,让李世民羡慕不已。

因为只有这样的大环境,才能够养活这么多的学者,才有了各种各样的理论。

“朕记得,你在史册上写过李隆基后来推行了乡学,也算是功在千秋了。”

“如今,我们还在推行县学,可效果并不是那么的好。”

“三百六十个州,连州学都只是建了一百多个,有一部分,还是当地名门豪族支持,不然,都没钱建起来。”

“任重而道远啊!”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