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5章 夸赞与赞同(4k)  大秦法圣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何解释?”

“仲子公平之法,是以人为目的,吕相的《吕氏春秋》,是以思想为根基,仲子不以身份论高低,吕相不以思想谈输赢,所以,况这才说,《吕氏春秋》亦是另一种公平之法。”

仲平两眼顿时稍沉。

“荀子刚刚也言,知晓公平二字无法对思想起到作用,可为什么又赞同《吕氏春秋》?”

“仲子说笑了,况可不是赞同,况只是夸赞,夸赞与赞同,是两码事,从古至今,尚未有一家思想,将百家思想去糟粕,取精华,凝练一体,现在突然出现,呵,况可不得夸赞几声?”

仲平心中这才松了口气。

如果荀子也支持《吕氏春秋》,那要对付的人,估计又得加上一人,难度也要比以往要高。

“不知荀子为何不支持《吕氏春秋》?”

“哈,仲子你这个问题当真好笑,仲子可是见过况之弟子?”荀子大声一笑。

“自然见过,李斯与韩非两位先生,皆是世间不可多得的大才奇人,两人能有如此才能,荀子要居首功。”

“嗯,当然要居首功,若无况的教导,他们哪里懂什么法,哈哈哈哈!”

听到荀子的自夸,仲平也是笑了笑,没有反驳。

酒后玩笑之话罢了,何必当真?

况且,就算荀子是真的这么认为,他又能说什么?天下人又能说什么?

什么都说不出来,因为事实就是如此。

笑完,荀子这才继续说道:

“既然仲子见过况的两位学生,那就应该知道,况对人治,并不怎么看好,如果看好,就不会传授韩非、李斯法之思想,而是儒家仁人思想,齐国人治思想。”

“况在齐国稷下学宫居住多年,不敢说对人治多么精通,但齐国定然无一人比况更加了解人治。”

“……”

仲平眨了眨眼,看着荀子有些无语。

这叫不精通?

脑袋都快昂到天了。

难怪古人会说七十而从心所欲,诚不欺我。

想了想,仲平略微颔首,换了个话题:“那不知荀子对《吕氏春秋》的不满在何处?”

“在……”荀子拉长声音,看着仲平专注的目光,突然一笑:

“仲子,这是你与吕相之间的事情,况不多插手。”

荀子笑着说完,直接站了起来,背起双手,对着旁边的侍者问道:“夜色已深,床铺可是准备完毕?”

侍者看了眼仲平,见仲平笑着点头示意,这才抬手:

“荀子,这边请。”

荀子一边跟着侍者,一边摇头背道:

“口口不离君子,声声皆为黎民,心心不忘争权,念念尽是夺利,旧朝灭,新朝生,新朝仍旧旧朝人。”

“好句,好句啊。”

“不过,时势变迁,最终结局,谁又能知啊。”

仲平听明白荀子的最后意思,这是说他到了一定年纪,可能不再会坚守现在的思想。

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虽然没有流传在这个时代,但这个时代的大才,有哪个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原本藉藉无名,成名之后性格大变的人还少吗?

不过,荀子又怎么能知道他未来会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呢?

荀子的话说完,仲平的心中也是当即浮现一句。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略微一笑,将最后的酒喝完,把凉的菜吃完,仲平这才回房休息。

第二天。

仲平上完早朝,教完嬴政,就又带着嬴政回到自己的府邸。

嬴政感觉荀子这老头很有意思,他没有那些大家的莫名架势,也没有身为一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傲气,他说的话很随和,性格也很随和,就像普通的老人一样。

若是放在路旁,恐怕都没人认得出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荀子。

所以,嬴政难得的没去锻炼身体,而是跟着仲平再次来到御史府。

仲平带着嬴政刚刚进入,就见荀子好像才刚洗漱完一样,双眼有些睁不开,坐在石阶上端着稀粥,一口一口的撮着。

即便见到嬴政,荀子也没有任何起身的打算。

“小兄弟又来啦?”

见到这种场景,嬴政莫名的感觉有点喜庆。

“荀子可是休憩好?”

“好,怎么不好,秦地床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听到这,嬴政突然起了心思。

“那不知荀子可能多住几日?”

荀子抬眼看了看嬴政,片刻后,突然笑道:

“小兄弟,你这年纪不大,想法到挺多,多住几日?几日才算多啊?”

被揭穿心思,嬴政也没有胆怯,笑着侃侃而谈道:“一年半载不算多,天长地久不算少,若是荀子愿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