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普通的百姓家都刮起了红绸,还有大红色的灯笼。
古人成婚时间是在黄昏,就见那满城的大红色,让应天成了一片火红色的海洋。
杨帆作为臣子自然也有机会去参加燕王大婚的宴席,不过除了毛骧之外,没人和杨帆攀谈。
两人寻了一个位置坐下,游离于百官之外。
杨帆端着酒杯来往扫视,道:“那不是宋濂宋老大人么?怎么他也来了?”
毛骧压低声音,笑道:“何止来参加婚宴?宋濂老大人身子骨越来越硬朗了,人逢喜事精神爽。”
哦?
杨帆心中一动,道:“毛大哥,我可没听说宋家有什么好事,你莫非知道些内情?”
毛骧微微眯起眼睛,道:“杨老弟,宋濂老大人的次子宋璲,马上要被征辟为中书舍人,孙子宋慎也要入内廷为官,你说是不是人逢喜事?”
杨帆微微颔首,左右看了看道:“怎么不见诚意伯?他的病还没好?”
毛骧一声叹息,道:“有的人生病是假的,有的人生病是真的,诚意伯这次,多半是真的。”
杨帆对刘伯温的观感不错,印象里刘伯温回到应天后,一直深居简出,没闹出什么幺蛾子。
根据记忆,刘伯温应该在洪武八年就去世了的,史书上记载,当时刘伯温重病,朱元璋让胡惟庸去探望刘伯温,结果胡惟庸探望完,刘伯温服用了御医给抓的药,越吃越不舒服,好像有石头挤压内脏一样,后刘伯温请求归乡,到了家乡不久,也就病逝了。
关于刘伯温的死因,后世有传说,言胡惟庸带着的御医听从胡惟庸的命令,给刘伯温下了毒。
刘伯温死后,胡惟庸愈加专横跋扈,最后走上了专权独断之路。
杨帆与胡惟庸之间的纠葛太深了,胡惟庸恨不得置杨帆于死地。
就这么一瞬间的功夫,杨帆有了一个念头——刘伯温,能不能不死?
这念头一冒出来,就停不下来的,毕竟现在已经洪武十年了,既然原本该洪武八年就去世的刘伯温,如今拖到了现在,说不定还能继续拖下去呢!
杨帆想救下刘伯温,不止是出于对刘伯温的滤镜,更因为能让胡惟庸那孙子不爽,杨帆就开心。
燕王朱棣大婚,让应天城热闹了几日,大婚的气氛结束后,应天城又恢复了往日模样。
………………
今日是大朝会,文武百官齐聚奉天殿外,中书省右丞相胡惟庸面含微笑,身边簇拥了一群的官员,而今的胡惟庸俨然是朝中文官的主心骨,武将那边则以徐达为尊。
不过徐达为人低调谦和,武官们也知道徐达的脾气秉性,所以也没有人去烦他。
不多时,奉天殿大门打开文武百官入殿,朝拜君王,例行的礼节结束,便开始议事。
朱元璋高声说道:“我大明各处的黄册编写,已经完成了快半年,去年曲阜与晋江县的赋税情况咱也看了,‘摊丁入亩’之法,乃是有利于国家的政策,咱决定在其他行省陆续推开。”
摊丁入亩这事情,从洪武六年的时候由杨帆提出来,而今洪武十年了,才有了两个成功的试验区。
偌大的帝国要推行新政,何其艰难?强如洪武皇帝,也得四年才能落实到这一步。
户部尚书楼覃站出来,说道:“陛下,臣认为若要推行新政,以山东曲阜、福建晋江县为中心,向山东省、福建省推行,而其他的行省也先设立一地推行,待有了经验,有了成手官员后再推行到全省,最为妥当。”
朱元璋微微皱眉,道:“按照你的办法,想全国推开‘摊丁入亩’,少说要三到五年时间,太慢了。”
楼覃苦笑,就听一边的吏部尚书詹同站出来,道:“陛下,臣赞同楼尚书的建议,‘摊丁入亩’之法是好的毋庸置疑,但凡事讲究循序渐进,在一省内选择一地开展此法,等相关的官员有了经验,再推广到全省,事半功倍,这样更加扎实。”
朱元璋背着手,来回踱步:“那詹同你说,到底要多久?给咱一个时间。”
詹同犹豫了片刻,说道:“臣认为,至少五年。”他可不敢打包票,万一朱皇帝让他全权推行此事,到了时间却没有完成,这罪责谁来担负?
朱皇帝哼了一声,道:“好啊,一口气给咱推到五年之后了,胡相,你是中书省之首,你来说!”
胡惟庸本来没准备说话,但是朱元璋问到了他的头上,胡惟庸也不好继续装死。
胡惟庸斟酌了片刻,说道:“陛下,臣认为推行新政重在稳扎稳打,不宜操之过急,所以四年到五年左右,很合理。”
朱元璋瞥了胡惟庸一眼,道:“胡相当年任太常寺卿的时候,咱记得你可是雷厉风行,怎么当了丞相,反而婆婆妈妈的?”
随即,朱元璋清了清喉咙,一挥手道:“中书省左丞相之职不可一直有空,胡惟庸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