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零一章 万事俱备,出击!  大明:我真的只想作死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应天,武英殿。

汤和今年已经六十有一,身子微微佝偻,来到武英殿的时候身上穿着厚重的衣衫。

“臣汤和,参见陛下!咳咳咳!”

说话间,汤和忍不住咳嗽起来,显得老态龙钟。

朱元璋手中拿着奏疏,笑着调侃汤和道:“鼎臣啊,这外面天气有那么冷么?瞧你穿得这厚实。”

汤和咳嗽了一会儿,身子舒服不少,道:“陛下,岁月不饶人啊,臣六十多了,再也不是当年追随陛下,驰骋沙场的年纪喽。”

朱元璋放下奏疏,拍了拍汤和的肩膀,说道:“陪咱出去走走,有些话咱要跟你说。”

君臣先后走出武英殿,外面飘散着雪花。

朱元璋说道:“应天那边传来消息,天德的背疽……”

汤和神情一震,道:“天德怎么了?他出事了?”

朱元璋摆了摆手,说道:“幸亏有杨帆与吕复,从辽东日夜兼程赶过去,说做了什么手术,将背疽彻底切除,天德的背疽好了。”

闻言,汤和喜出望外,整个人精神了不少,道:“天德无恙就好,有天德在北边,我大明的北方固若金汤!”

朱元璋也是打心眼里高兴,满朝文武若是论起来,最受朱元璋信任的就是徐达。

朱元璋轻声说道:“天德虽然度过一劫,但是,他的身体不宜在继续坐镇北方,鼎臣啊,你说说谁能接替天德的位置呢?”

汤和想了想,说道:“臣觉得颍国公可担当大任,稳固北方!”

朱元璋摇了摇头,道:“傅友德可领军出征为大将,然而不通政务,非好人选。”

汤和的推荐被否了,又立刻想到一个人,说道:“那……永昌侯如何?”

朱元璋仰面而笑,说道:“鼎臣啊,蓝玉马上就要领军出征了,如何坐镇北方?总不能他出征的时候,无人打理山西与北平的军务吧?”

汤和有些犯难,他想了想说道:“要不陛下让杨帆从辽东调任北平,主持军务?”

朱元璋哈哈大笑,说道:“鼎臣,杨帆在辽东厉兵秣马正准备与纳哈出大战一场,现在让他离开辽东,他绝不可能走,更何况他太年轻了。”

杨帆今年三十岁,就算虚岁也才三十一岁。

如今杨帆坐镇辽东,一人掌管辽东军政大权,已经被很多朝中官员视为眼中钉,若是杨帆再出镇北平,掌管北平与山西的防务,朝中的言官要闹翻天。

汤和摇了摇头,说道:“陛下说得是,那老臣实在想不到什么别的人选了。”

见汤和打太极不肯主动请缨,朱元璋便说道:“咱觉得你去,正合适!”

汤和的脸色一变,连连摆手,推辞道:“陛下,老臣的身子骨真的不成,去了难堪大任啊!”

朱元璋笑了笑,说道:“咱还没有说完,你先别着急推辞,你去北平接替天德,开春暖和了,天德会回应天,咱跟你保证,待蓝玉打仗班师回朝,不出半年,就准许你告老还乡,怎样?”

哦?

汤和主动请辞这件事,之前与朱元璋提过一次。

不过朱元璋寻了一个理由没有准许,这次朱元璋主动提起,怎么能让汤和不意外?

汤和年岁渐长,又见到了朝中的风起云涌,多少人昨日掌握权势,过了一晚上就变成了阶下囚,就连家人也被牵连,不得善终。

看得多了,汤和也就萌生了退意,他已经位极人臣,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因此,听到朱元璋的话,汤和的眼睛里有了光,问道:“陛下此言当真?您……真的准老臣辞官归乡?”

朱元璋拉着汤和的手,悠悠说道:“洪武十五年雄英生病,九死一生,咱差点没了一个皇太孙,今年天德背疽严重,咱就想啊,孩子们一天天长大,转眼间咱都要六十了。”

话语间,朱元璋的声音满怀感慨,道:“身边的老兄弟也越来越少,你回老家颐养天年,咱打心眼里高兴!”

朱元璋的心态,在悄然发生变化。

朱雄英的化险为夷以及徐达的病情好转,还有马皇后尚在,使得朱元璋终究没有变得如同历史上那般冷酷无情。

最终,汤和接受了朱元璋的任命,前往北平接替徐达镇守北方,而朱元璋的义子平安,也随着汤和一起去北平历练。

洪武十九年六月六日,明太祖朱元璋诏命永昌侯蓝玉为征虏大将军,武定侯郭英、长兴侯耿炳文为左右副将军,都督佥事孙恪、耿忠为左右参将。

十五万大军开拔,北征北元!

在这之前,大批的军械粮草,已经先大军一步运送往北疆。

就以辽东为例,为了筹备与纳哈出的大战,杨帆在北平还未归去的时候,朝廷就已经在往辽东运送军粮,囤积的军粮足够十万大军三月之用。

再加上辽东都司之前积攒下来的粮草,即便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