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另一些友人口中,帝王却是雄才大略,有气吞山河之势!
而在他自己看来,这位皇帝,很聪明!
是的,非常聪明!
这位皇帝仿佛能看清未来,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清楚的知道谁是能拉拢的,知道谁是必须打击的...
他能意识到自己的最大本钱是什么,也能在短短时间里平衡各方朝局势力。
以邹元标稳住东林之中的温和派。
以方从哲稳住躁动不安的齐楚浙党。
同时,又信任孙如游,给了齐楚浙党未来的希望,让他们不至于走极端。
加上将邹元标与张居正新政捆绑,一下子就在重重迷雾中给大明指明了方向!
这,非常重要!
一个国家,一个集体,走错一步两步不怕什么。
血厚,疆域大,回的过来气。
但是方向错了,那就会像陷入泥沼中一样,越走越危险!
在大明两月换两帝,在大明对外战争失利,在大明朝堂纷乱,百官不知所措的时候...
忽然有一个喊了一嗓子,‘跟我走,我们走以前的路!’
这一嗓子,唤醒了很多人的记忆。
原来,大明有过盛世的!
原来,我们知道怎么出沼泽!
那么这时候,凡是有志于匡扶天下,有志于扶大夏于将倾,揽狂澜于既倒的读书人,都会自觉的追随在皇帝左右!
就像韩爌,就像杨涟...
哪怕他们知道背弃刘一燝不好,但是,当皇帝说他要重走新政路时...
他们毫不犹豫的站在了皇帝这一方!
新政会随着皇帝的即位诏,给皇帝带来源源不断的支持者!
这种支持者,从朝堂到民间,从士林到百姓,会有很多很多。
尤其是热血未凉的年轻人,他们会成为皇帝最丰厚的羽翼。
至于说在新政中的利益受损者,那大概受损最严重的就是皇帝本身,接下来是宗室、勋贵,还有其他的一些大地主、士绅...
可宗室子弟都被当做米虫来养,当今陛下又没有太后、太皇太后之忧。
勋贵很多都没了什么实权,有实权的也是皇室最信任的一部分!
无论怎样,他们都会和皇室在一起的。
否则,皇家怎会用他们宿卫宫廷。
至于大地主、士绅,没有皇帝认可,还算士吗?
不是士了,再多的土地能保住多少?
大明虽然输了一场对外战争,但大明没有到风雨飘摇的时候!
万历三大征锻炼出来的士卒,可都还在边关、还在京营!
谁敢造反?!
谁能造反?!
没有造反,那剩下的也不过是软刀子对抗,对这些,皇帝越来越多的支持者,会一一消磨。
也就是说,只要皇帝坚持住,那大明的另一个盛世,几乎是数着日子的降临!
“可惜,看不到了...”
孙承宗心里有几分酸楚,读书几十年,眼看着盛世降临,却和自己没有一点关系。
这无疑是对一个读书人最大的讽刺!
朱由校看着情绪莫名低落,忽然显得有些颓败的‘内定帝师’,有些奇怪:“左庶子看起来有心事?”
孙承宗被惊醒,意识到自己失态,赶紧先请罪:“陛下恕罪,臣莫名想到伤心事,一时难以自控...”
“伤心事?”朱由校显得很随意:“什么伤心事?说来听听!”
看着兴趣盎然的皇帝,孙承宗一时有些语噎,本是随便找的借口,没想到皇帝居然会好奇...
他绞尽脑汁想了想,忽然想起自己在大同时,从一些边关老兵那里听说的悲惨故事。
“陛下,臣今日见大汉将军甚是威武,想起了臣在大同时见的守关士兵。”
“哦,”朱由校换了个姿势,做了个请的手势:“详细说说。”
还好,这故事是真实的,也是孙承宗真听过的。
否则,他今天就得被朱由校逼着上房了!
孙承宗整理了下思绪,将一个守城老兵的困苦娓娓道来。
从家庭到事业。
从军饷到装备。
还有他们对蒙古人的态度,对朝廷的怨言...
他说的很细节!
甚至将老兵的粗鄙之语都模仿了出来。
他想用这个故事告诉皇帝,要重视边关投入,重视武人!
要给士兵们配好装备,要给他们饷银,不要像万历帝一样,给他们白条...
朱由校听着孙承宗的讲述,时不时点点头,偶尔还会发问两句。
在孙承宗讲述完之后,朱由校递给他一杯茶水。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