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三章 读书,也是要资格的  自驾大明,创到朱重八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教书?”

“教书?”

拿着碗的两人,那是一头雾水。

刘畾和刘廌都觉得是不是太阳太大了,或者是刚才自己抄书抄得太过,现在出幻觉了?

不说是刘畾和刘廌,连剩下三人也都是有些意外地看着朱安宁。

“你们一副见了鬼的表情看我干嘛啊。”朱安宁正在坐下,他望着众人,也是有些不解。

“朱哥,你这想法太突然了吧。”朱棣代表众人开了口。

“啊?是么?”朱安宁接过朱棣盛的饭,回道:“很突然,这乡学很少见?”

“倒也不是乡学少见……”朱棣顿了顿:“只是……”

后面还是朱橚接了话:“只是大部分乡学都是由宗族建立的啊,当然还有部分是官家牵头建的……”

“先生您要建乡学的话,没有由头啊,人家村里庄里的乡学,是一些大族有富余了,才建起来,给自家子弟进学用的。咱们永乐庄……姓氏都五花八门的,是不是一个地方来的都不好说呢,先生你这个地主代表的是哪家哪地的人啊?”

朱橚的解释没有很细致,朱安宁虽然听懂了些,但是还是感觉有点云里雾里、

说起建乡学,从戚祥到院里这几人,都一副奇怪地目光看着自己。

感情……

乡学这东西,就是要叫做族学更合适吧,那是给自己家族小孩读书的地方……而不是乡里的小孩。

这是有本质区别的啊!

“难道就没有更公开些的乡学?”朱安宁看向了朱橚。

“有啊,那得是江南那边,富裕的地方,就有给些钱银就可以去上的乡学,或者私塾,那就是不问血缘,也不看由来了。”

啧……

这下轮到朱安宁沉默了。

他知道古代读书是特权。

但是没想到这么特权。

绕来绕去,就是只有富庶的地方,富裕的人家,才有资格读书呗。

“那你们是在哪念的书?”沉默了许久的朱安宁,抬头对几人发问。

他是知道这几人都是同窗的。

朱安宁看向众人,而众人皆看向朱棣。

“呃……城里的书院。”朱棣很快给出了个还算靠谱的答案。

“所以你们的意思就是,我没什么理由突然搞一个乡学对吧?”朱安宁话锋一转,问出了问题的关键。

“读书,可不是一件小事,三五年七八年,甚至十数载都是常见的事情啊,这意味着家里会少一个可以耕种的人啊……为了保障那个读书的人能够心无旁骛,那些族里的乡学是要保障那人的口粮的。”朱橚知道朱安宁应该是想做好事。但是他也觉得有必要把事情说得清楚些。

读书,在封建时代,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所以,所谓的乡学,是依附在宗族之下的,给富裕的宗族,用来培养人才的地方?”

朱安宁算是知道些大事件。

但是你要说他对明朝,或者古代的方方面面都烂熟于心,那也是为难他了。

结合朱棣和朱橚的说法,他总算是完全听懂了。

不仅是富庶与否的问题。

在古代这种劳动力就是一切的时代。

一户家庭,少掉一个劳动力,那损失是巨大的。

不……应该说不止是损失,你还需要去供养这么一个人,这对一般农户来说,是不可承受的啊。

所以古代建立了以宗族为主的乡学制度,通过盘活族里的多余资金,去投资族里有天赋的年轻人,供养他们学习,直到考中……中了秀才,那也是族里的喜事,万一考得更好,那兴许就能带领整个族群跃迁了。

想通的朱安宁,是长长地叹了口气。

封建制度就是封建制度。

有再贤明的皇帝,他也是封建制度。

一想到现代天天有键盘侠在那喷寒门再无贵子他就想笑……把那群人丢回来古代,怕不是连键盘都没得敲,因为学都没得上啊……

“行行行,菜都冷了,边聊边吃,季畾和季廌,早上的鸡蛋面不是我的正常水平啊,你们尝尝这个,这个才是我的正常发挥!”

朱安宁大手一挥,意思也很简单。

吃了再说。

不然这话题得聊到下午去了。

看见朱安宁已经夹菜吃了起来。

他们几人也是连忙动了筷子。

不得不说,那些快手酱料就是猛……

朱安宁做出来这两盆东西,放在现代,都是能送外卖了。

“朱哥,我还以为你说的水煮肉就是用水煮……”朱棣一马当先,夹起了肉片。

比起鱼,干肉更符合他。

“白水煮肉,你是北边那些贼人啊?那么难吃的吃法,我不行。”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