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人啊,你说你不帮我弄这铁冶,下田干嘛啊?”
是赵集在那跳脚。
他是真的急红了眼。
朱安宁给的东西都太好了,真是太好用了,风箱嘎嘎猛,高炉温度节节高,炼出来的铁,是前所未有的好。
枪管的贯通还在继续,少说还得大半个月。
但是趁着有多余铁料的功夫,赵集也是让工匠们做了不少刀剑。
他们试了一试,那真就是惊为天人。
炉子好,那是真滴好。
所以赵集现在是一有时间,就缠着朱安宁,而朱安宁也是不胜其烦,索性丢了一堆天工开物资料给他。
赵集那是看得如痴如醉,常常想找朱安宁讨论一二。
而朱安宁却滑溜得很,经常找不着人。
今儿总算逮着了他,却看见他正带着一堆孩童在下田。
旁边还站着个朱橚。
当然此时的赵集眼里是完全没有朱橚的,他只是在对朱安宁喊话。
“什么?啊?风大,我听不清!!!”
朱安宁露出两排大牙,笑着回道。
赵集则是无语了……听不到,听不到你回什么话……
只见他一咬牙,想着不管不顾,他也下田算了,却被一旁的刘畾给劝住。
“赵大人,先生这也是忙正事,还请勿叨扰。”
“这下田算什么正事,找个老农就能做了啊!”
赵集恼火地很,但是被刘畾拉住,他也是没办法。
“此言差矣,朱先生是身体力行地教那些孩童们,肥料如何使用,以及水稻的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肥料不就是农家肥么,种下去撒几次就好了啊!”
这几个字组合在一起,有点奇怪,但是赵集还算是明白。
作为工部侍郎,种田,他是没种过的,但是看别人种田,这种经验他还是有的。
“赵大人可知,其实肥料里面也蕴含了相当多的门道,比如其实草木灰里有钾素,比如农家肥里富含氮素……”
刘畾在那里侃侃而谈。
赵集却露出了奇怪的目光。
他虽然在这里已经相当多日,但是和刘廌刘畾实在是交流的不多。
毕竟他也忙。
在他的认知里,这刘畾就是刘伯温的孙子,据说饱读诗书,才识过人……
怎么现在开口闭口就是种田……
“刘公子……这对种田相当有研究啊……”他只能讪讪地回道。
“还是叫我季公子吧,朱先生到现在都还不知道我们的身份,燕王说了,朱先生极讨厌做命官,大家怕他不喜,便都是瞒着自己身份在这庄里干活的……至于种田的事情,都是先生教的,不过这种田最重要的还是实践,实践出真知!”刘畾淡淡地回道。
“但是他现在不也赴任了赞读一职么。”
“朱先生好像对东宫的官职,就表现得比较无所谓……这事莫要在陛下面前乱说……”
“明白……”
“还是说回种田吧,我们自幼学习,孔圣亦说过以农为本,但是真正去践行的人又有几何呢?读书人,总是觉得自己经纬方略,却总是不肯低头看下这一抔黄土,吃食,来之不易啊。啊,这话也是先生说的。”
“……”
赵集一时间,竟也是无言以对,因为刘畾的话是对的。
但是赵集还是觉得,朱安宁下田,太浪费时间了啊!
“那朱大人下田,与老农下田有何区别?”
“先生说过,他教的这叫科学种植,寻常老农只知道如何种,却不知道为何这般种,这是不对的,如果能够总结正确的耕种方法,再推广开来,亩收至少能多三成!”
“嗯……科学种植?什么意思?推广……等下,你说多少?”赵集,又急眼了。
若是来永乐庄之前,你跟他说有人有办法让亩产多三成。
他会哈哈一笑,然后把那人擒住,送到朱元璋面前,请求陛下把这妖言惑众的人给砍了。
但是现在,这是朱安宁说的啊。
朱安宁说他有法子,这就是有法子嘛!
自己身后这无与伦比的高炉,还有焦炭,就是他教导的啊!
所以这亩产多三成!!!
赵集颤抖了起来。
“季公子,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
整个大明的粮食,都是工部负责的。
作为工部二把手,赵集完全知道三成代表什么。
三成代表库房将能有余粮,不必像今年这样,捉襟见肘,大批流民得不到救济,倒在了路边……
三成代表,能多三成的人吃上一口饭!
而这种如此震撼的事件,就在这寻常的田边,被这样寻常地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