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善待了我30年之久的东道国遭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富人们逃走了,穷人们不得不留下来,他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他们没有钱逃走,他们不是正面临着被集体屠杀的危险吗?我们难道不应该设法帮助他们吗?至少救救一些人吧?”
“这是一个无休无止的恐怖岁月,无论人们怎么想象都丝毫不会过分。在雨中,我的难民们相互依偎着挤在院子里,无言地注视着美丽得可怕的熊熊火焰。如果火焰蔓延到我们这里,这些最可怜的人们就没有出路了,我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飞机上,吴宇辰再次合上了手中的《拉贝日记》,尽管已经看了不少遍,可是每次看还是会涌起不少感慨,同时心中又生出一些惋惜。
辛德勒和拉贝,两个德国人,一个在波兰,一个在华夏,分别在德军和日军的刺刀之下,以尽可能最大的努力,前者通过工厂需要熟练工人,后者建立国际安全区,拯救了铁蹄下无处可逃的犹太人和华夏人。
如果单纯论解救的人数,辛德勒是1200人,而拉贝却是高达20万人,从这个角度来说辛德勒最多也就是小小拉贝。当然,不能这么比,辛德勒和拉贝的行为都是值得歌颂、值得赞美、值得铭记的。
因为一部《辛德勒的名单》,全世界都知道了辛德勒,犹太人受难记的印象也更进一步被宣传推广到了所有人脑子里。但是却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拉贝这个人,甚至即使是华夏,你在京城和魔都这种大都市街头,大街上拉十个路人出来,有一个知道就不错了,更别提广大农村地区了。
两部电影之间的影响力差距有多大可想而知啊。
既然吴宇辰已经根据前世经历知道了明年奥斯卡的最大风口,自然不会错过这次机会。下半年,吴宇辰的工作重点,就是回国拍摄另一部冲奥电影,而且是华夏本土题材的反战电影。
而他感慨可惜的是,《拉贝日记》对现在的他来说,并非是一个好的选择啊!
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在《拉贝日记》之前,已经有了一部《辛德勒的名单》了。你不能否认的一点就是,如果拍一部《拉贝日记》出来,大家首先产生的一点印象就是,这电影是在效仿《辛德勒的名单》。这对于冲奥来说,是十分十分不利的一点。
虽然说《辛德勒的名单》拿奖有不少原因是犹太人话语权极大的因素,但是其电影质量之高也是没有争议的。有了《辛德勒的名单》珠玉在前,你很难让奥斯卡给一部类似的故事和结构的影片什么大奖。而且吴宇辰也没信心找出一个全新的角度将《拉贝日记》拍的比《辛德勒的名单》更高超。
在这次回国之前,吴宇辰也找了不少好莱坞以及斯皮尔伯格本人去讨论过一些问题。在好莱坞乃至美利坚现如今的认知中,屠犹是“人类的灾难”,而侵华战争中华人受到的屠杀,就比如说南京大屠杀,只是“两国关系的一个问题”。
这其间的话语斗争,犹太人的话语权,以及西方话语在华夏语境中的位置,都是巨大的问题。但是这些就是目前的客观情况,国外普遍认知如此。
就吴宇辰目前来看,对于华夏在侵华战争中受到的苦难,一部高票房的、国际语境中的商业片,比十本学术著作或许都更加有效,前提就是它能够获得足够的宣传和推广,而有什么比奥斯卡这个舞台更有推广效果?
所以不管站在个人还是民族的角度,吴宇辰都想要拍摄一部能够质量高,具有普世性,即使是其他国家人民看了后也能够感同身受,能够被打动的反侵华战争电影。
既然已经放弃了《拉贝日记》,那他就下定决心选择另一部了。虽然不像《拉贝日记》这样有着原著作参考,但是留给他发挥的空间也更大,不会被困在《辛德勒的名单》的阴影之中。
……
许久未见的蒋琴琴一下扑到了吴宇辰怀中,不过下一刻:
“嘶?干嘛呢你?”吴宇辰说着,轻轻拍了下蒋琴琴的屁股。
在吴宇辰脖子和肩膀交接处不轻不重地咬了一口,留下一圈红痕,蒋琴琴哼唧唧有点怨念地说道:“让你出去这么久不回来!”
吴宇辰呵呵笑道:“我这不是忙么?再说了,我让你来美利坚看我你怎么不来?”
蒋琴琴拍了吴宇辰一下:“你以为就你忙啊!我这每天行程排的也是满满的!”
今年年初的时候,张大胡子版的《射雕英雄传》播出了,因为有着83年老版的对比,刘叶和蒋琴琴这对郭靖黄蓉出来后还是有不少骂声的,没办法,人们总是偏爱自己年轻时的美好,何况还是第一次。
不过相比前世李鸭鹏和周讯版,刘叶和蒋琴琴已经好很多了,不仅仅因为本身表演的原因,之前在《假如爱有天意》就已经是经典情侣组合了,自带CP粉基础,因此也有一大波人为他们叫好的。
总之在《射雕》之后,蒋琴琴作为黄蓉的扮演者,先是到处宣传,还有各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