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奉天门之时,李征放缓步伐,这时候才敢长长地呼出一口白练似的浊气。
上书请求废除太后之事,虽没有完全按照计划来,可危险也比设想的更加庞大。
他昨夜先夺了御马监一卫之兵权,又杀五城兵马司小半,使兵马司形同虚设,这等于卸了南都一层护甲,又增加了他武烈王兵锋攻速。
如此则有逼宫甚至图谋不轨之嫌疑。
李征这么一会,自觉琢磨明白太上皇又封他渔阳郡王背后的意图了。
太上皇大概是顾虑到金陵城如今人心惶惶,为了不至于彻底激怒他这个肃王遗孤,使金陵城骤然遭遇兵甲之祸。
同时,他能拿出层出不穷的宝贝,还在独立负责寻求“神仙”帮助而重修南都城。
只怕是这两个原因,才使太上皇不得不暂且用一个没什么意义的郡王爵位安抚他。
而进封北伐主将、官拜大都督,总督北伐、东征之军政要务,那也不过是增加安抚筹码而已。
此次北伐主力是御林军三大营,北上徐州之时再加入孙承宗编练之徐州兵马,若到了河北再编入黑伯送来的人马、恐怕早就被二圣所掌控之河西营八千骑兵,他这个名义上的主将还不是在十万大军裹挟之中四面突围不得?
“北伐东征旷日持久,也不过就是要等南都城重修完毕,到那时新账旧账一起算罢了。”李征琢磨着,“既如此,此番一旦脱离南都,便该是筹备造反之事了。”
根据他和现代时空的商议,打下东北、开发东北,借助现代化机械帮忙,他能设法在白山黑水之间养活千万人。
有此作为基业,黄台吉纵然天纵奇才,自己凭时空农贸市场难不成还比不上他的综合实力?
在此基础之上,拿下北海(贝加尔湖)区域,以丰富的矿产与天然气资源换区现代时空原著,可在关外巩固基业。
而后找准时机,跨鲸海以获取大量白银,以此换取大量工业品冲垮大虞皇朝脆弱的农业手工业基础,然后就可以考虑入关了。
若不然,真到了飞鸟尽良弓藏那地步,他还能有今日之依仗顺利从皇宫里脱身?
心里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计划与布置,李征跨过奉天门门槛。
群臣还都在等候。
他这个本次吴应谋逆一案的受害者与第一功臣又加封渔阳郡王,他若不到诏命也无法宣读。
按照皇朝规制,他此前大封加了封号,地位等同于亲王,而高级别爵位再加低级别爵位便不需要再行声势浩大的朝会,只需一道诏书传告四海便是。
故由大宗正福王李净宣诏,李征在丹陛之下奉诏,便完成了加封渔阳郡王之程序。
这并没有太引起轰动,国朝自开国之后太祖皇帝为避免“封无可封只好赐死”功臣的悲剧时有发生,便定了爵位递加无止境规则。
何况,这才只是两个郡王,国朝宗室出的多亲王爵位者还少吗?
再说,这也没有合并为一个亲王,不算太大事。
但这也足够所有人眼红。
也就是宗室,你看贵勋外廷有人进封两个王爵没?
开国第二武将荣国公贾源到死也才获得了一个国公加一个伯爵而已,以后就没有出现过能超过他的。
遂关于李征两郡王爵的诏令宣读完毕后,群臣有片刻的议论声。
贾政又宣读戾太子与被废为庶人的代王、魏王有血脉寄养在鲁王府,此番俱赐侯爵并继续寄养在鲁王府诏命。
此事引起的轰动远远超过李征封两王。
如果皇帝过几年依旧没有子嗣,那两个人可就是最有资格入主东宫的人选!
可是,太上皇将他们赐民爵诏令鲁王府抚养,这不就等于断送了那两人继承大统之机?
没有人在乎这件事。
诏书上说的很明确,因戾太子与庶人二人“罪大恶极,不可饶恕”,那两人才被封侯爵。
这是事实!
可若皇室无嗣,这点事算什么?
放着太上皇两个亲孙子,难不成还要从小宗过继皇嗣子入宫?
群臣们登时纷纷“心知肚明”。
这大虞皇朝未来的天,基本已经明朗了。
最后,太上皇诏令吴太后久居春阳宫禁足、孙太后代掌太后之印,乃至于张皇后掌管后宫之事,连一点水花也没有溅起来。
这不明摆着了么,吴太后虽然暂时被禁足,可她有两个宝贝孙子,其中一个很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代皇帝,所以禁足那就是保护啊!
孙太后?
她是抚养了当今皇帝这不假,可她的富贵也就只能与当今皇帝绑定在一起。
当吴太后的亲孙子登临大宝,孙太后还能晋升太皇太后?
一时群臣均都想:“将来的天明朗了!”
可鲁王这会心里直骂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