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征原以为河套是元明时期就修建了水利工程。
元代要维持草原与中原的往来联络,河套是必经之处,而且元代有郭守敬修整大运河的能力,在李征看来应该对河套地区进行一定的保护性开发才对。
如今到了他才知道自己想当然了。
元代要从漠南到中原,人家用不着非要走河套,而且就短短不到百年的国运,元代统治者哪来心思管河套怎么发展。
明代时,虽有蓝雨捕鱼儿海一场大战灭了元廷,分裂后的鞑靼与瓦剌却依旧威胁北方地区的安全。后来明太宗五征漠北,走的也是从北都到漠北的道路。
河套地区反倒成了鞑靼瓦剌人南下打草谷、明军北上扫荡漠南的必经之地,经两百年征战,河套地区早已人烟稀少、草地化作沙漠,早就不适合人类居住了。
现如今的河套地区也是,甚至可以说对现代青年而言,明代末期的河套与阿拉善沙漠跟现代所见到的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生态。
现代的阿拉善沙漠也不小,可也还没明末那么大,明末这里的环境那才叫个恶劣呢。
但要想经略漠南漠北,河套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地方。
“沙进人退,甚至黄沙南下长城被淹没之事不能依旧发生,这里得改变。”李征心想。
经过一天的交涉,他与现代基本确定,先打赢鞑靼人,然后尽快对黄河进行利用,要趁着这几年河套地区降雨量还不算太差的自然优势尽快恢复植被的两步走计划。
同时,银川平原要作为一个北伐漠北的基地开始开发。
这个工程,要按照实际价值来算,没数百亿连点影子都看不到,不过现代已经形成治理沙地、建造水利工程的成熟经验,再加上现代化机械的大规模使用,这个工程量不算太大。
援助价格也没用钱来算,现代已经在修建油气供应管道,就等着李征尽快拿下北海开始动工建造工厂。
落实了这些,李征在沙地休息一夜,次日起来继续往北方走。
他总得亲眼看看阿拉善沙漠如今是个什么样子,又没有人生活,毕竟现代无人机拍不到这时空的人。
连着三天下来,等李征回到第一晚扎营的地方,一个机械工程队已经动工了。
从东经一百零五度往西五六里,沙山往北十里,工程队就地用麻袋装沙子堆砌城墙,才三天不到便堆起了一条南北走向长达十里、宽三丈出头的城墙。
城墙高度足有三丈,两侧因取沙挖出宽三丈深一丈的壕沟。
两百骑默不作声,李破虏呆呆看了半天。
那被风沙盖住的轰鸣声里,就见那恐怖的钢铁臂膀一上一下,那么大一方沙子就到三丈高的城头了?
还有那深深地壕沟往那一摆,鞑靼人怎么过得去?
要使用沙土填坑,城头上的守军会乐死,那简直是送死啊。
“鞑靼人只能用尸体来填满这些壕沟。”李破虏叹道。
他原本对这种守株待兔的伏击并不赞同,且不说敌人会不会钻进埋伏圈,真就是来了,就凭中军五万人能挡得住?
鞑靼人有一万兵马那就是山呼海啸一般的声势,以肃藩精锐的九营一对一也未必有全胜的把握。
五万人打人家五六十万人?
李破虏想想都觉着异想天开。
如今他不怀疑了。
才三天,这才三天,这么高这么长的城墙就修起来了,鞑靼人拿什么和沙漠对抗?
又过了三天,李破虏再没有任何怀疑。
大概是更多的工程队加入进来,城墙的修建速度加快了何止一倍,十里长的城墙已延伸到三十里,第二条城墙也修了起来。
两条城墙南北走向相对而行,犹如两条奔腾的游龙。
相距不到百丈的城墙之间,数不清的大石头小石头点缀出星星点点的营寨,炸一下眼睛,那营寨便搭建起一层砖头,这是要修建居住点。
但这产生了一个问题,用水从哪里来?
跑去问李征,李征正在城墙下拿着刀子砍那些麻袋。
他可不是闲的,他得试试这沙城到底有多坚固。
效果很不错,沙子里应该是混入了一些粘合剂,装进麻袋能很快凝固成巨大的砖头,要用几百年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但坚持几十年没问题。
李破虏来问用水,李征找了下,从沙子底下找到一条供水管。
这是从黄河抽过来的水,要不然现代工队也没法实现沙土粘合。
这是这几天里,工程队利用这时空的人无法发现他们的优势翻过长城铺设的地下水管。
李破虏就想,那这还打什么?
是啊,这还打什么?
李征看着第一座经过阿拉善沙漠的沙城修建完成,当即令马彧回去调集三大营一部人马先驻扎进来。
他还想去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