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章 追封先烈  反清1850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帷幄,力挽狂澜;或秉笔直书,以正视听;或矢志不渝,誓守节义。皆我华夏之脊梁,民族之精英也。

国姓爷朱成功封曰“闽王”,赐“昭勇忠祥”四字,颂曰:公跨海复台,威震海疆,保我疆土,扬我国威,实为开台圣王,公之智勇,世所罕见;公之忠义,海内共仰。护国之功,永载史册。

李定国封曰“秦王”,赐国姓,“义烈无双”四字,颂曰:公转战西南,屡建奇功,英勇善战,威震四方。公之武勇,非凡夫俗子可比;公之忠心,昭如日月之经天。武勇之王,当之无愧。

张煌言封曰“越王”,颂曰:公以诗文抒志,以笔墨为剑,激励人心,不屈不挠。公之忠诚,见于言词;公之节操,坚如金石。文忠之谥,实至名归。

史可法封曰“扬王”,颂曰:公之守扬州,身先士卒,城破不屈,气吞山河。公之忠,昭日月;公之烈,撼乾坤。千秋万世,永为楷模。

瞿式耜封曰“韩王”,颂曰:公临危受命,守桂林,抗清军,虽败犹荣。公之忠贞,天地可鉴;公之节义,万古流芳。

夏完淳封曰“鲁王”,颂曰:公之忠,如磐石之坚,不可动摇;公之文,如江河之流,源远流长。少年英豪,名垂青史,永载史册。愿吾华夏儿女,铭公忠烈,继公遗志。

文安之封曰“蜀王”,颂曰:公之忠贞,如松柏之常青,历久弥坚;公之智慧,如明珠之璀璨,照耀四方文安之公,忠魂不灭,智光永存!愿公之英灵,庇佑吾华夏子孙。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对于小朱他们来说,两百年前的那个大明,自当是前明。

此番追封前明群英,朱简煌从南明英豪中,选择了三十六位赫赫有名的忠臣良将。

这三十六名忠臣良将,被小朱赐予“忠烈护国三十六名臣”的称号,将在成都城选择一块空地,建一座忠烈护国祠。

对于伪清来说,他们最害怕的就是汉人觉醒,为此在有清一朝两百余年间,带清的统治者一直采用的是愚民政策。

但是对于如今的朱简煌来说,他就是要彻底掀开这个伪善的遮羞布,

让天底下所有人都知道,两百年前满洲鞑子对汉人做了什么事,而汉人又是如何反击的。

这追封大明群英的表文,小朱准备传向全天下,让天下所有人都读得到,看得到。

而小朝会的第三项,则是对冯子材、杨岳斌和鲍超三人的封赏。

这三将不仅是老朱的义子,更是朱简煌最坚定的支持者。

如今小朱先是称王,后又任监国,无论如何都不能把他们仨给拉下。

从一开始,就要确定这三人的地位,至少在军中,冯、杨、鲍三人的地位是独特的。

这三人如今已经是大将军,其他的职务封赏,对于他们来说,加封多了反而不好。

除了职务之外,剩下的便是爵位。

“孤惟国家之兴,赖有英才辈出,以武功定国,以勇略安邦。昔我华夏,历朝历代,皆有忠勇之将,为国捐躯,名垂青史。今有冯子材者,英勇善战,威震四方,其功勋卓著,实为我朝之栋梁,国家之干城。

冯子材,自幼习武,精通兵法,胸怀壮志,誓守疆土。于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屡建奇功。

公之武勇,非凡夫俗子所能及;公之忠诚,昭如日月之经天。

孤感其忠勇可嘉,特颁此诏,加封冯子材为“武勇伯”,以彰其卓越功勋。”

作为三义子中的老大,冯子材毫无争议的成为了第一个受封的人。

他也是整个西南小朝廷,第一个受封的伯爵。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朱王爷如今只是监国,冯子材一上来就受封伯爵,那今后恐怕公爵也不是问题。

“孤惟国运昌隆,必赖良将。今有杨岳斌者,英勇果敢,智略过人,屡立战功,威震四方。其于大明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以铁血丹心,捍卫疆土,保我华夏安宁,功勋卓著,实乃国家之柱石,民族之骄傲。

孤览其事迹,心甚嘉之。念及杨卿之忠勇,实为孤之股肱,国家之干城。

今特颁此诏,加封杨岳斌为“靖勇伯”,以彰其功,以旌其德,使后世子孙皆知,我朝有此忠勇之将,永为楷模。

望杨岳斌受此殊荣,益加奋勉,勿忘初心,为大明尽忠竭力,靖难安邦,护我中华万世基业。”

杨岳斌作为三义子中的老二,也是第一个光复西南三省的良将,无论是战绩,还是资历都是如今大明军中的头等大将。

朱简煌封其为靖勇伯,可以看出对于杨岳斌,小朱从始至终,都饱含着期望。

尤其是在小朱心中,杨岳斌就是大明第一任海军统帅,他的未来可以说是前途一片光明。

“孤闻勇将如虎,猛志常在,能于万军之中取敌首级,如探囊取物。今有鲍超者,英勇非凡,战功赫赫,其勇烈之名,传遍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