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机生事?”诸葛乔看了一眼父亲,心中也大概有了一些推测。
诸葛亮轻摇羽扇点头说道:“自从去年李严事件之后,益州一直有一股力量要借着李严之事宣泄不满,揣测朝廷打压前益州牧刘璋旧部。”
“而去年我们开始推行新的人才选拔之法,对凉益二州大姓触动了其利益,他们更是要有所行动。”
“如今凉州初定,刚归宇内,但是益州已经有不少士人开始认为益州久为大汉都城所在,自然要比羌胡、汉民杂居的凉州士人要高一等。现在我大汉终于收复凉州,威公讲这次评阅考卷就可能会有人借机打压凉州士子,以此为以后占据更多职位。”
“更有甚者,益州谶纬派有人一直以来都在揣测大汉天命,传播天命不再归属大汉之语,恐怕这次他们也会借机有所行动。”
诸葛乔之前就知道,虽然在这次新的人才选拔之法中依然很照顾豪强大姓子弟,但毕竟参考阳嘉年间察举之法加了测试一道环节,大姓豪强有怨气是不可避免的,但诸葛乔对牵扯如此多还是有些吃惊。
“刘璋旧部、谶纬之派都要掺和进来的话,这形势就有些复杂了,我们是否要推迟评卷事宜?亦或是再斟酌一下参与评卷事宜的士人?”
诸葛亮摆了摆手,如今对他而言时间不等人,那队友宋白所言的副本任务没有一点能够触发的迹象,能够延续生命的宝物,还有诸葛亮更加在意的其他通关任务奖赏现在都是空中楼阁,所以他现在还不能把希望寄托与完成那副本任务之上。
他现在心中谋划的,依然还是要以四年为限,尽量做更多的布置,为将来陛下克复中原做准备。
如今以魏延、吴懿为首,马岱、高翔、吴班、王平、姜维等诸将都逐渐成长起来,文臣这边蒋琬、董允、费祎、杨仪以及伯松等人也都能够托付,所以诸葛亮此时对制度政策更加在意。
这次以科举考试之法给豪强大姓加了一道紧箍,后面还要想方设法限制豪强大姓荫庇人口数量,让他们也吐出人口土地,供给大汉物资。
既然这次李严事件、新的人才选拔之法以及一直以来对大汉不满的益州谶纬派都交织在一起,要攫取门户利益,诋毁大汉天命,那刚刚好,让他们一起来也无不可!
所以诸葛亮坦然说道:“这次纵然再行推迟,不过是给那些对大汉不满者一个朝廷心虚的错觉,所以并不需要推迟这次评阅试卷。”
“至于阅卷人选,暂时也不需要调整,如今士林人物以益州士人为主,也需要一个契机,让他们跳出来,好改善改善这一情况。”诸葛亮朗声说道。
……
大汉的第一次科举考试阅卷,在建兴八年初冬的成都城举行了。
这次评阅考卷牵扯众多,整个大汉朝廷、凉益二州的大姓豪强们都很是关注。
按照大汉职能划分,这次评阅考卷由相府留府长史蒋琬、尚书台尚书仆射,益州豪强李福两人牵头,选曹郎陈祗、凉州劝学从事诸葛乔、益州劝学从事谯周,以及杜琼、李邈等众多益州士林领军人物,共同参与这次评阅考卷工作。
这次增加了凉州士子之后,大汉今年士子察举来到了四百零三人,是多年来人数最多的一次。
这考卷评阅是个新鲜事物,事前,相府已经和尚书台反复沟通评阅标准,除了言之有物、文采斐然、切中题目等核心标准之外,尚书台仆射李福在开始阅卷前几日又安排人知会蒋琬,要增加对士子们书法成色的考察,要以汉隶为上。
蒋琬听到这个消息并不动声色,回复了李福同意之后,又找来了诸葛乔和他讲这件事。
诸葛乔听了蒋琬所讲,心中很有一些疑虑,凉州开科之时并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只是要求凉州士子卷面整洁,这次尚书台李福临近阅卷又提出这条要求,很是有些不合适。
“长史,这次阅卷标准去年便已敲定,为国取士务求去除浮华,要求选拔有真才实学之人,这才把言之有物、切中主题等要求列在其中。而且凉州之前开科之时并没有相关要求,如果现在临时更改,恐怕会对凉州士子不利。”
蒋琬道:“伯松,这次评阅考卷,除了要简拔人才,第二重要的便是要让大汉士子都明白这科举考试之法到底是何法,又有什么要求。”
“如今李仆射亲自安排人来通告相府,在这次评阅试卷之中增加对士子挥毫书法的考察,其用心已经越来越明显了,之前威公就已经提醒,益州劝学从事谯周在主持益州士子考试之时已经提醒汉隶书写答案,所以部分益州士林领袖要提携乡党的情况已经可以确定了。”
“但若是我们生有脓疮,最好的做法是要等脓疮积满了脓液之后将其挤破,逼出脓液,从去年开始益州部分人物其实已经有了联络互动,借着李严之事为其鸣冤,指责相府打压前益州牧刘璋旧部,暗地里议论传播着诸如‘代汉者当涂高’之类的虚妄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