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明年我又要征多少……又有多少个皇帝,会去关心下一个佃户一年能种出多少粮呢?”
朱安宁叹了口气,说道。
这种视角,是朱标相对欠缺的。
作为帝国的统治者接班人,被培养至今。
他已经习惯了宏大叙事。
人口,是数字。
粮食,是数字。
……
只见朱安宁犹豫了片刻,还是站了起来,他做了个请的姿势。
和朱标一起走到了院外。
墙的那边就是河流。
而河流的另一头,就是朱安宁的地了。
农夫们都在干着自己的活。
那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朱安宁没有等朱标开口,而是径直继续说了下去。
“粮食,太重要了,真的太重要了,正是因为粮食如此重要,在我心中,它远比四书五经要深奥……但是世间的读书人们,却又偏偏轻贱这重要的学问,只奉孔孟程朱的文章,为至圣之学。”
朱安宁没有和朱棣他们说过这些大道理。
甚至都没和朱元璋说过。
因为他觉得说了也没用。
今天他愿意走到了院外,抒发那么一大堆东西。
是因为……他知道这伍文,是太子身边的人。
说不定……他能够给朱标太子提些意见呢,改变不了,改观一下,还是有机会的吧。
本着这种想法,他才会在这里滔滔不绝。
“这说法也倒是新奇,难道安宁小弟你认为进学应该要考农?”
朱标知道朱安宁想表达什么,只是他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而是把问题抛了回去。
“这倒也是偏激了,你让那些读书人真的学农啊,说不定第二天我们就能被他们的唾沫星子给淹死……这些读书人牙尖嘴利,不好惹不好惹……”朱安宁是笑着摇了摇头,否定了朱标的说法,他继续说了下去:“我只是想说,其实农,也是可以教的,教给真正应当学的人,他们学会了学好了学扎实了,未来耕种起来更加得心应手,那他们能收获更多,国家能收税更多,于国于民,皆是有利。”
这个说法,其实很有道理。
朱标是认可的。
只是他依旧是皱起了眉头。
世人皆说朱标太子儒雅,其实他也是继承了朱元璋的脾气的。
他皱眉的原因是。
看不透朱安宁。
他看不透朱安宁究竟想要什么。
一个年轻人,贪财,也就那样,做官,他不愿,结果聊起国家大事,他却又能站到比肩自己的位置上,和自己侃侃而谈。
这非常不对劲。
如果……
如果他真的起了不好的心思,以他的见地和谈吐,会不会瞬间就能拉起一票人……呢?……
“你是觉得皇帝寡恩,不会恩济百姓?”朱标不露声色地,开始提问:“当今的洪武帝,可是农民出身,他应该还做得不错吧。”
“洪武帝?他算是不错了,但是他也不会去想,能不能寻个办法,让单个佃户,种出更多粮食这种事情……对于皇帝而言,百姓的数量起来了,粮的总数自然就能起来。”
“这样有什么问题呢。”
“问题可大了,国家富裕了,但是百姓们的生活一点都没变。”
“所以你才想从永乐庄开始,想办法让农户们的耕种方法变得更精细?”
“正是这个道理。”
“你这么为佃户们着想,是有什么图谋么?”朱标的语气,又加重了一些。
而朱安宁,则完全没有听出这些言外之意。
朱标也是继续说了下去,微笑着。
“安宁小弟,你不会,是,想要谋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