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男孩在一起就会玩斗鸡,“斗鸡”是两个孩子之间的竞技游戏,是要把左腿盘起,盘在右腿的膝盖那里,两手扳着那左腿,右腿蹦着前进,之后用力斗在另一个孩子扳起的那腿上,直到把另一个孩子斗倒在地,你就算胜利了。这样的“斗鸡”,往往一两个回合,是决定不出胜负的,都要反反复复地斗上好多回合,才能产生输赢,那输了的一方,此时就是,要么服气,要么宣布“来日再战”。
女孩和女孩在一起就会玩跳瓦片,这个跳瓦片是多人玩的游戏,那“格子”也是在地上画出来的,先是画出个长方形的大方框,之后长方形的中间竖画一道线,长方形里再横着划上几条线,这样,这“格子”就出来了。
瓦片放在第一个“格子”里,一条腿蜷缩起来,另一只脚去踢那瓦片,把它踢进第二个“格子”里,再从第二个“格子”往前踢那瓦片,直至所有的“格子”瓦片都踢进去过了,就是赢了,中途若是没踢进,或是踢过了“格子”,就是失败,失败了,要在人家都踢过这瓦片了后,你才能再接着踢的,同时,这“踢瓦片”的主要规定还有,你全程都要一条腿蜷缩起来的,脚落地了,也算失败。
要是今天男女不分开,就一起藏猫猫,虽然说藏猫猫哪里都可以玩,城市,农村的孩子都玩过,但是和城市的孩子只能在一间间房子里面玩藏猫猫不一样的是,农村的孩子是在整个村子里面玩。
那时候,秋天里收获过高粱后的高粱秸秆,是都会捆成小捆站在那里的,围站成一个大高粱秸垛的。
这高粱秸秆,那时农村人又叫它“黍秸”,所以这垛,便也又叫它“黍秸”垛了,那时生产队里的“黍秸”垛,就是农村的孩子们“藏猫猫”的最佳场所了,拉开几捆高粱秸秆,钻进去,之后再从里面把那挪过去的高粱秸捆恢复原样。
这样,你从外面是绝对看不出有没有人在里面的,有了这样的好地方,所以这“黍秸”垛里,往往藏得,也就不止一个孩子了,你先藏进去了,有时别的孩子,还是会也拉开几捆“黍秸”,藏在你旁边的,先藏在里面的孩子,只要听见“黍秸”捆有响声了,就知道又有人来藏在这里了。
这样的“黍秸”垛里,都是进不去寒风的,里面是很暖和的,有时藏在里面的孩子,在里面藏得久了,还会睡着,到了吃饭时候也还没回家,由此,还惹得大人们满村庄地喊叫我们回家吃饭。
由于这“黍秸”,是那时盖房子的主要材料,私人家庭里也是会存有这“黍秸”备用的,但家庭里的“黍秸”垛,你“藏猫猫”时,是绝对不能藏在这里的。
因为那时候,家家养得都有那看家狗,那狗要是看到了你钻进它家的“黍秸”垛里了,是会拼命地围着那“黍秸”垛叫的,这样,就反而使找你的小朋友,更极容易找到你了。
而冬天能玩的,当然就是打雪仗和堆雪人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雪似乎也下得比现在要大多了,大雪纷飞时,就更是农村的孩子们“打雪仗,堆雪人”的大好时光了,农村孩子小时候的“打雪仗”,都是分成敌我双方的,那每一方还有分工,个子小的孩子团雪球,个子大的孩子投雪球,双方还会相隔一段距离,无论投雪球还是团雪球的孩子,看到敌人的雪球飞过来了时,是都要及时躲开的,是不能让雪球砸到自己的。
因为这“打雪仗”的输赢胜负,就是看双方谁挨的雪球多,谁挨得雪球少,挨得雪球多的那个人,下次是谁都不会愿意,再和他一块儿再玩这种打雪仗的游戏了。
“堆雪人”就更会让我们“乐此不疲”了,往往还都是很多孩子,在同一个打麦场上堆,那雪人,更是会堆得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
那个时候农村孩子堆的雪人,不但会用胡萝卜给它做个大大的红鼻子,嘴里更还会用玉米粒给它安上几个大黄金牙,嘴下面,还会用麦秸草给它插上几根黄胡子,这样,这雪人也就不伦不类,十分搞笑了。
为此,孩子们还会在那里笑得前仰后合,开心得无与伦比,有时恶作剧心思上来了,更还会把父亲的破草帽偷了来,戴在那雪人的头上,这样,这雪人,也就成了“庄稼老头”了。
这样装束的雪人,由此还会吸引各种鸟儿们前来,先是在那破草帽上驻足,之后飞到雪人的胡子上,瞅着那雪人嘴里的玉米粒,垂涎三尺,因为大雪天里,最是各种鸟儿们食不果腹觅食困难的时候。
那时,看到这些鸟雀们,在孩子们的雪人那里围得多了时,孩子们就会在远处的牛屋里,把那种“钻天猴”的炮仗,点上火,放到那鸟雀堆里,嘭地一声炸响后,那些鸟雀们就会被吓得四处乱飞,这时的我们就更是会喜上心头,看着那眼前的雪花,也就都是好美好美漫天飞舞着地了。
说真的,城市也可以堆雪人,也可以打雪仗,但是城市和农村虽然玩得是一样的,但是总是有一些差距,农村会玩得更加的开心,更加的纯粹,更加的童心。
三天之后,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