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道:“爹和这叶大人都认识四五年了吧,怎么还要瞒着他呢?”
“还不信任?”
朱棣也是眉头皱成一堆道:“我也是说,都认识四五年了,都合伙打两场大胜仗了,还要刻意隐瞒,真有点多疑过头了!”
“只怕再这么隐藏下去,真到了真相大白的一天,师父会怨我们父子把他当猴子玩!”
“到了那时候,只怕会弄巧成拙呀!”
话音一落,朱棣都对朱元璋有些怨气了。
本来嘛!
四五年的时间,还不能看出他师父的人品吗?
就连他都可以肯定,他师父一定是一位心有家国,远比朝中百官值得信赖的人。
但摆在他面前的,不是父母给的家书,而是皇帝的密诏,他作为皇帝的臣工,也不得不遵旨执行。
“回仓房睡觉去!”
心有怨言的朱棣,直接把密诏捏成一坨,就回了仓房。
几天之后的清晨,朱棣的船就正式进入了去往四川方向的航道。
与此同时,再次去给叶青传旨的队伍,也已经来到了雁门县。
由于叶青早已‘胜券在握’,提前打了招呼,以至于这次前往雁门宣旨的传旨队伍,不仅没有在城门口遭到拦截,甚至以礼相待,一路为他们开道。
他们来到县衙之后,现任知县杨伯成就把他们安置在县衙喝茶,然后就亲自去靖边祠通知叶青。
靖边祠大堂,李牧的神像之下,叶青依旧在教授杨荣读书。
现在的叶青,并没有教授杨荣考科举的内容,而是教他技术才能兴国的治国思想。
自从叶青改变教学方向之后,杨荣学得那是非常的认真。
不仅如此,他对各项技术都有浓厚的兴趣!
也就在叶青教得正带劲之时,杨伯成就跑了进来。
“大人,传旨钦差到了,就在县衙等着您。”
叶青一听这话,也是如同杨荣学技术一样,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但他毕竟是在古代混了好几百年的老油条,不会把自己的内心写在脸上。
他只是淡淡一笑道:“好,你现在就把你儿子领回去,我随后就到。”
说着,他就看向杨荣,意味深长的说道:“孩子,你现在要做的,不是钻研这些技术。”
“你明白了技术兴国的道理,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你这个年龄阶段来说,就已经成功了。”
“你现在要做的,便是劳逸结合,该玩的时候玩,该学的时候学。”
“你还得学科举考试的内容,如果你不能进入朝堂,不能身居高位,你的理想又怎能实现呢?”
“还有,《四书五经》也得学,老子孔子的东西,也得学!”
“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你得继承下去!”
“记住一句话,传承是在为往圣继绝学,发展技术并阻止关键技术外流,是为万世开太平!”
“......”
叶青不知道杨荣有没有把他对‘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解完全听进去。
但在他看来,但凡是‘未来的三杨之一’听进去了哪怕一点,也算是他在临走之前,为大明所做的好事。
“学生记住了!”
“师父,您干嘛说这些啊?”
“我怎么感觉......”
杨荣躬身一拜道。
叶青看着已经感受到他话语异样的杨荣,只是欣慰一笑道:“没什么,为师升官远走之后,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相见。”
“往后的日子,你要秉承这个思想理念,好好的坚持下去。”
“以后,就靠你了,杨荣!”
这一声‘杨荣’并不是叶青一时口快,而是他故意这么叫的。
他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就是想在这最后的时刻,故意把他未来名扬天下的名字,给提前叫出来。
杨荣不解道:“师父,您怎么长期叫错我的名字啊?”
叶青没有回答,只是独自往他暂住的后堂而去。
杨伯成看着叶青远去的背影,只是若有所思道:“杨荣?”
“不错,孩子,你以后就叫杨荣了。”
“跪下,拜谢恩师赐名。”
杨荣看了看自己的父亲,然后就跪下叶青的背影,恭敬道:“学生,拜谢恩师赐名,祝愿恩师仕途顺遂,前程似锦!”
叶青听到这话之后,也是当即一愣。
“杨荣是这么改名的?”
想到这里,叶青总觉得有些不对头,但也一时之间想不明白,到底是哪里不对头。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杨荣说的那些个祝愿之词,简直是太不中听了。
“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叶青只是暗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