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之水路,天南地北的货物皆是转运开封后,再转运洛阳、长安。”
“此中种种,无非是运输便利罢了。”
“利用水运,每年各地押送的税粮损耗,也能够减少许多。”
实物税的弊端之一,就是损耗过大。
尤其是粮食税,除了一部分留在州府的粮仓,很大一部分都要押运到京仓。
粮食运输,若是路上都是晴天还好说,若是遇上雨天,粮食淋了雨,不少都要变质或是发芽。
尤其是麦粒,遭了雨淋,很快就会生出绿油油的麦芽,无法再食用。
而水运的速度和运载量,都要超过陆运许多。
一艘两千料大船,就能够装下几百辆大车才装得下的粮食。
这也是为何自唐以后,历朝历代定都多在水利交通便利之处。
即使是定都在北方,也要开凿一条便于运输粮食的运河。
朱元璋用玉如意,在地图上的黄河中段划了划。
显然黄河的问题,还是让他感到忧心。
此时的黄河因为占据着淮河故道,沿线有不少支流补充,在开封以下位置的水流还算充足。
即使是在冬季,也较少出现断流的情形。
但是黄河河床过高,时常出现水患的问题,也让朱元璋不太满意。
“樉儿近日发回的文书,标儿可曾看过了?”
“二弟的构想确有可取之处,花上几十上百年功夫,说不准真的能够解决黄河泥沙的问题。”
这一类文书,一直都是朝廷看一遍给出意见,朱元璋再看一遍做出决定,朱标最后看一遍学习一番并进行审核。
可以说,朱元璋正在手把手教导大明的继承者。
“不过黄河治理花费如此巨大,以秦王府的财政,真的能支撑的住吗?”
朱樉和安然关于黄河治理问题的协定谈妥之后,自然也是向朝廷汇报了一番。
随后京城之内,就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往日里看秦王处处不爽的文官们,一改往日的态度,盛赞秦王有古之圣人风采,一心为民!
而之前和朱樉和秦王府走的极近的武将们,则是通通持有反对意见,言明此事定是安然欺瞒秦王所奏!
之所以会出现这两种完全不一致的情况。
全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上。
那就是在大家看来,朱樉这么做完全是一件赔本的生意。
需要耗费秦王府巨量的人力、财力。
殊不知,十几万工人和八百万两的投资,对秦王府来说还称不上是伤筋动骨。
因为这些都不是短时间内就全部拿出来的投资。
即使是八百万两银子的铁路投资。
看起来很多,但是这其中包含的许多都是材料费用。
例如:钢铁、枕木、碎石等等。
这些其实都是在关中本地采购完成。
资金的流传,还是发生在秦王府内部。
因为采用了票据结算的缘故。
这部分花销,实际上需要支出的钱很少,大概连五分之一都不到。
严格来说,整个潼关-开封铁路项目,朱樉的准备金只有一百万两左右。
就这还要花费五六年的时间,才会花出去。
分摊到每一年时间,大概只有二十万两左右。
以秦王府如今每年三千多万两的生产总值计算。
秦王府的财政赤字率,才不过百分之四多一点,即使是放到后世,也不算特别超支的赤字率。
因此,秦王府的经济状况,其实非常良好。
开建一条八百里长的铁路,也不会对经济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甚至,由于通货膨胀的因素,将钱握在手里,每时每刻都在贬值。
朱樉只有将他们都花出去,转换成实打实的固定资产或者其他投资,才能够跑赢通货膨胀的速度。
但是对于大明的其他人来说,关中种种情况,实在是让人眼花缭乱,很难看明白身处其中的秦王府,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
他们只能够看到,朱樉不仅仅同时维持着数万大军,而且在关中各地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盼着秦王死的文官们,才会一改常态,不再诋毁乃至谩骂秦王,而是疯狂进行吹捧。
武将们则是不希望他们能够依靠的一根支柱倒下,因此强烈反对。
“关中如今百业繁荣、民众富足,想来樉儿不是那等会胡乱来的人,他这么做肯定有自己的考量。”
朱元璋在天下都有许多的探子,在藩王领地上的探子更多,甚至不少人都在藩王府上做事,能够知道更多藩王们私下里的情况。
按照探子们的回报,关中如今百业兴盛,只要手脚勤快,不管是到各个矿山、工坊中劳作